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的技工院校思政课改革探析

发表时间:2020/5/1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12期   作者: 任玉娜
[导读]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导,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培训中心协同参与的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技工院校不仅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掌握过硬技术,也要根据新时代职业素质要求、企业精神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淄博市技师学院  任玉娜

摘要: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导,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各类培训机构、培训中心协同参与的一种人才培养新模式.技工院校不仅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掌握过硬技术,也要根据新时代职业素质要求、企业精神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技工院校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培养真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是现代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在剖析技工院校思政课现存困境基础上,分析思政教育优化改革的必要性,提出思政教育优化改革策略。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制 思想政治课 技工院校
        一、技工院校思想政治课困境剖析
        1、思政课未得到充分重视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以技能为主,课程建设、师资配比侧重于技术专业课,一定程度弱化了基础文化课的地位。教育教学效果的评定注重考察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内在素养、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等缺少必要的重视。学校对于思政课未能充分重视,首先体现在思政课教师普遍存在“职业怠倦”现象。技工院校的培养进修、能力提升、评聘标准等均向专业课教师倾斜,削弱了思政课教师的前进动力,促生消极认识和情绪,长此以往,造成思政教师队伍不稳定,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效果优化,从而影响技工院校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发展。其次,对于思政课的认识多止步于理论课,忽略了思政的实践教学,单纯就思政讲思政,割裂了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实则思想政治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思政课的开展是一个系统、整体的工程,需要院校多个部门合力推进,通力发展,共同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教育。
        2、思政教育活力不足
        近年,国家逐渐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但实际上,家长学生在现行经济社会影响下,在进行教育内容选择上,往往倾向于能够带来实际物质利益的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课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其教育教学效果带有长期性和隐蔽性,对学生就业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导致思想政治课逐渐“边缘化”。社会、企业、家长不认可,院校重视程度不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差,导致思想政治课开展积极性不高,开展形式单一、单调,多为思政理论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整体活力不足。
        3.校企双方衔接不到位
        目前,大多技工院校的思政教育多止步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但技工院校采用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等培养方式,技工院校学生分为在校期与实习期,在校期间学生统一接受以思政课教师为主的思政课和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党团组织教育, 能够保证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政教育。但是, 学生进企业实习后,企业不同于学校,追求经济利益追大化,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带来的劳动价值,很少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成长引导。技工院校学生不同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其生源构成多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小,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企业环境后,接触社会因素多,更加需要进行系统的思政教育。在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技工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应为校企双方共同责任, 建立科学的校企衔接机制, 共同制订教学实施方案, 企业予以支持和保障, 形成校企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思政教育优化改革的必要性
        1、增强课程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
        技工院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合作教学模式下,根据技工院校学生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实习工作情况,与学生专业、企业情况相结合,科学的制定思政课程设置,通过与企业、社会团体合作,拓宽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施平台,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贴合实际将技工院校学生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设计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文化等带入到企业,结合实际工作内容进行现场教学和体会。企业新型学徒制合作模式下思政课针对性优化设置和开展有效地解决了技工院校学生职业个性问题,相对于传统思政理论课更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培养德技并修,以德为先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育有效性
        目前,大多技工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形成以思政理论课为主,党团组织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不能很好地贴合技工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形成发展规律,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企业新型学徒制合作模式下的思政课教学优化可以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结合学生即将面对社会和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看展思政教育,使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获得深刻体验,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校企资源互助共补,培养正确职业观
        企业新型学徒制合作培养模式,不仅是专业技术上的合作培养,也要进行育人上的合作培养。院校内开展的思政理论课概括性和抽象性强,是思政知识实践的总结和提炼,而这些理论性知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提高思政教育效果。思政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实践的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适应企业的意识,接受企业文化和理念渗透,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体会并升华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并通过实践,主动学会自我认识、调整、激励和锻炼培养,成长为新时代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思政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思政教育优化改革策略
        1、建立实行“双导师”制度
        “导师制”在大多技工院校普遍存在,学院聘请企业中的专家担任固定专业的实习导师,实习教师对学生主要进行专业技术的指导帮助。亦师亦友是教师与学生最理想的关系,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教师不仅扮演传道受业的角色,也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院校和企业的教师、导师要进行配合全面教育教学,企业实习导师要充分利用一线工作经历,使学生在实训实习中更加直观地培养职业能力,在实习中增长才干,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既进行专业技术上的教学指导,也帮助学生塑造理想品格、培养兴趣、养成生活习惯。
        2、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渗透企业文化教育
        目前,很多技工院校的公共文化课与专业技能课是处于脱节状态,两者相互独立,没有交集。实则公共文化课尤其是思政课与专业课相辅相成,联系紧密。思政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各自的专业特点“微区别”教学,要能够及时掌握用工企业的文化精神和职业素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与学生目标职业工作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加强思政教育的贴近性。同时,专业课教师也要在实际专业教学中穿插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利用自身丰富的企业锻炼经历和挖掘行业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言传身教,身正为范,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情操。
        3、以企业新型学徒制为导向,多渠道开展思政教育
        技工院校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针对此学生群体学习基础弱、好奇心重、喜欢新奇灵活的课堂等学习特点,技工院校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思政教育教学。目前,技工院校思政教育的主力军为思政理论课,辅助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不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实际,不加以创新,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和活动效果。技工院校可以结合社会、企业用工要求,充分利用融媒体辅助思政课教学,利用手机移动端的便利性,内容的丰富性,方式的互动性进行课堂教学知识的双向互动交流。同时,利用好网络慕课、蓝墨云、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思政品德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主题演讲、辩论会、红色基地教育、社会志愿服务、学生社团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
        技工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结合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未来方向,基于企业新型学徒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对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