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家访中的“望闻问切”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1期   作者:毛威宁
[导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城市框架的拉大,教师家访似乎显得有些过时和困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朝阳)毛威宁 邮编100102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城市框架的拉大,教师家访似乎显得有些过时和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仅仅通过微信、电话等沟通手段有时并不能实现教师和家长的有效交流,而看似传统的家访既可以做到教师和家长的面对面交流,提高交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会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
关键词:家访  教育建议
        如何实现有效家访呢?笔者通过大量的家访实践,将有效家访总结为四步,姑且借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法进行类比。
        “望”,指的是在家访中通过观察,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首先,在进入学生的家后,我会在征得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同意条件下,参观学生的学习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有时为了获得更加真实的信息,我一般会提前和家长约定好,先不通知学生,就要看学生屋子的原貌,这样可以看到最原始的学生的生活环境。我同时也会看看家访家庭的藏书量,从而了解整个家庭的阅读习惯。进而给出相应的建议。总的来说“望”就是在进入学生家后尽可能的通过眼睛去观察获取信息,进而发现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
        “闻”,指的是通过家访之前的背景调查,获取平时我们在学校中所无法获取的信息。在家访前,我一般要提前做准备,例如查看学生的档案,了解学生父母的工作情况、学历情况,父母是否离婚等信息,然后再询问学生家长可否安排家访。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欢迎教师来家访,有时还会有礼物相赠或邀请吃饭,一般我会注意安排家访时错开就餐时间,同时想好不接受礼物的说辞,最好圆润一点,以免对方难堪。同时,在家访中如果通过前期的背景调查发现学生的某些特长,也可以利用这次机会让孩子在老师面前进行展示,也是拉近和学生关系的一种手段。“闻”实际上就是做好家访之前的信息准备,是开展有效家访的重要准备工作。
        “问”,指的是在家访中通过有准备或主题性强的谈话,在已有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学生目前的真实想法和状况。我是高中学生的班主任,但我在家访中会选取一个角度,即从学生小的时候的情况开始询问。一般是取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观看学生小时候的照片,这样既方便打开家长的话匣子也可以拉近和家长的关系,让谈话不会变的尴尬。当然更可以获得在学校无法获得的信息,例如了解学生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获得的成绩和奖励,在家中的行为表现等,从而更全面的了解一个孩子。这样做,同时还有一个好处是和家长共同回忆起学生小时候的优点,有利于缓和现有的矛盾冲突。


我经常在和家长看孩子小时候照片时说那时候的孩子多可爱啊,现在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家长说说,家长往往会说出类似于不听话,不喜欢学习这样的话。我一般会再追问家长孩子是否还有别的不省心的事,就目前我家访的情况来看,基本没有听到过其他的对孩子的不满。通过这样的提问对话,家长也会从孩子的变化中看到孩子还是个好孩子,至少曾经是个好孩子,从而去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的来说,“问”不同于前面的“望”和“闻”,是通过主动的询问来判断信息的准确性,进而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指导。
        “切”,是指综合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在家访中获取的信息,努力找准学生出现问题的关键点,给家长提供教育建议,和家长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教师和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合力,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正如中医中的“切”是综合“望”、“闻”、“问”三方面信息最终要给出诊断结果一样,家访中的“切”也是在综合各种信息基础上拿出的解决方案。有一个我班上的学生,本来发展很好,到了高三出现了状况,上课总是走神,成绩也一路下滑。我通过查询学生档案,了解到学生的父母均是警察,和孩子的交流中发现该学生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他的职业选择和他父母的期望相冲突。学生的愿望是上警官大学,将来成为一名警察,但是父母以警察工作太辛苦为由希望孩子能考到别的高校。了解了这些相关信息后,我决定利用学生晚上放学以后的时间进行家访。学生21:30下晚自习,我和其母亲约好21:15左右到他家,在家等孩子。看到该学生后,我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你能在今后上课中集中注意力,我也会努力帮你实现你的愿望。通过这次家访,该学生上课很专注,学习有明显的提升。后来,我又趁热打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家长交流,最终把学生的父母劝动了,父母不再对孩子的专业选择进行阻拦,孩子的成绩逐步提高并稳定下来,最后顺利的考上了北京警察学院。当然,当晚在家中等该生回家只是一个教育的契机,真正帮助孩子回归正轨的是后面的谈心,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我是在帮助他实现理想。在家访中,“切”是一个开药的过程,这一剂药下去了,是否管用,后续的治疗过程也要跟上。而且“切”往往需要综合了前面的“望”、        “闻”、“问”,才能做到真正有效果。
        当然,家访只是众多家校协同方法中的一种,相较于其他形式有其固有的优势,比如能拉近家庭和学校的关系,能够准确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能走进学生,但家访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家访带给学生、家长更多的是一个信号:老师很关心孩子,老师认为孩子可以变得更好,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我想,这种信心的传递,也许是家访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时代家访的困境与突围 郭敏 《江苏教育》
2. 班级管理漫谈——来北京家访的那些日子  曲建涛  《学周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