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1期   作者:杨晓敏
[导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不仅企业服务于高职院校,学校应该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培训课程、师资等资源,服务于企业。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管学院   杨晓敏  广东广州  510900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不仅企业服务于高职院校,学校应该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培训课程、师资等资源,服务于企业。为了更好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寻求校企协同育人走向纵深发展的路线。本文在高职院校和企业双视角下,以广州城建职教集团为例,分析如何打破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体制与机制壁垒,从不同路径深化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制定符合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区域经济;协同创新
        广州城建职教集团摒弃以学校为中心的“错位”思想,“急企业之所急、学校能为企业做什么”,不只是“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什么资源”,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对接广州区域产业,结合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水平,了解企业需求,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培养符合广州区域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广州城建职教集团、企业要坚持以价值为导向,尊重投入和产出相平衡的社会交换原则,构建共同体的生态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已由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阶段,就广州市而言,《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表明,2017年全国创新能力排行广州市位列第一,广州市必然是发展创新产教融合的沃土。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产教融合运行模式要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以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创新驱动发展为契机,以校企协同创新为引领,规划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型产教融合发展方向。
        全球有两大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是以企业为基础的校企合作模式,例如德国的“双元制”以各行业技能委员会为开发主体的英国“工读交替模式又叫三明治课程,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二是校企合作模式,例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和新加坡的“双轨制”。中国借鉴和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典型经验已有三十年历史,并且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双元制"模式改革试点。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总体情况,笔者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文件,以“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为中心,“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立足广州区域经济,在广州城建职教集团与企业双视角下,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校企委”三方制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广州城建职教集团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以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为核心,学校单方自主编制而成的指标体系。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体应该包含学校、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阶段可基于“现代学徒制”专业及“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满足区域经济需求的人才为导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重要指标,融入行业标准、执业资格标准,全面覆盖“校企委”协同制定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范围。集合学校专业负责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组,由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和企业确定企业人才需求、学生培养目标和定位、课程规划和建设、教学计划和内容等.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做评议,从而有效地处理好市场经济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引入第三方机构,提高学徒制岗位容量、降低雇佣成本
        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和企业可共同引进第三方岗前培训中介机构,根据招生专业分类,对学生进行集中对口培训,再将通过岗前培训的学生输送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徒。广州城建职教集团直面企业的利益诉求,积板配合企业推动开展产教融合企业认证,尽力协助企业落实,享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政府的激励措施来控制企业的学徒雇佣成本,提高企业学徒制工位吞吐量,增强岗位流转速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生产型实训机会,并且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和企业应明确划分双方安全责任界定范围,使学校和企业责权更清晰。



        三、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改善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发展环境
        提高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内部成员运转效能,着眼于改善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发展环境,构建集团内部组织架构健全集团日常工作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规范了广州城建职教集团职能,才能在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办学中起先驱作用。
        教科研并行,实现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办学是服务社会经济能力发展之体现.高院校应鼓励产学研部门联合职业教育集团对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模式开展可行性分析,促进人才教育链与创新产业链有机衔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
        四、整合校外实习实调基地资源,建立职业教有质量评价体系
        德国的“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下.实习实训工作是校企技能衔接的核心,是强化实践育人的重点.广州城建职教集团不断扩大和发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学和师资力量、实习基地资源、实训设备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以专业群为单位,搭建专业模块化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选择綜合性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口专业群内多个专业,实现实习实训资源整合。以此延展,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在成熟的实习实训基地平台上,进一步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第三方机构对学校教学质量开展评估,打造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所,以及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以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天马实验实训基地为基础,打造虚仿真实训平台,缩短在读学生与企业的距离。
        五、校企协同优化专业教学资源配置的重点是明确区城人才需求
        校企协同探讨专业建设,制定专业标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首先要明确广州区域人才需求,立足于解决供需矛盾之上,考虑产教融合各方利益需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进行充分的企业需求调研。广州城建职教集团以“双元”育人为核心,校企共建区域产业链上的重点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助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六、实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开设的专业与地方重点产业高度匹配,为主动适应广州区域性产业调整,广州城建职教集团对专业设置实行动态调整机制,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综合企业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广州城建职教集团核心转向专业分类管理,优质专业带动其他专业,结合招生数量和就业质量,主动淘汰、置换或合并与广州区域产业经济脱轨的专业,减少特色不鲜明、重复度高的专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牵动着广州城建职教集团整个教学系统工程的运行,包括新专业的调研与设置、专业调整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大环境下人财物也会受到影响,不断适应新常态、拥抱新变化,成为了广州城建职教集团教学系统运行面临的挑战,对于专业调整后专业重点的变化,对专业建设团队也极富挑战。
        七、探索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专业群分类
        广州城建职教集团以学科门类结合职业技术门类为主,选取与职业技术相关、资源共享性强专业组建专业群。广州城建职教集团提出高职院校要对接广州区域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服务广州区域人才需求,建设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
分类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及专业群,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降低学校办学成本,促进扩大学生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灵活性,从而提高广州城建职教集团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N]人民日报 2017-01-20
[2]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 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形成命运共同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86-92
[3]赵蒙成,深化产教融合呼唤理论与制度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8-03-06
[4]刘志敬,张周肆,构筑创新共同体 深化产教融创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9(10).
作者简介: 杨晓敏 (1962-),男,汉族,湖北荆州人,本科,高级会计师,  研究方向为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基于利益共享机制的职教集团合作创新研究》(编号:2018GWTSCX041)主持人:曹叔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