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常 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和深入,中小学校方和教师开始逐渐更新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秉承“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学区 常 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和深入,中小学校方和教师开始逐渐更新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秉承“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熟知古人流传下来的文学结晶,并能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实际生活中。语文学科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结晶,基于此,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文学知识,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学。本文基于传统文化的文学特点,结合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基本学情,探究分析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传承;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人们愈加关注标新立异的事物,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基于此社会现状,国家也逐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引起重视。中小学语文学科是引导学生学习文学知识的科目,同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统的特殊载体。中小学语文学科作为所有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吸收都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小学语文需要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激励学生自主愿意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并探究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学宝藏。其次,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开拓自身的视觉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和分析传统文化知识。其实,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势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不深,甚至可能兴趣缺缺。而中小学教师可能介于升学压力的压迫,只是一味强压学生学习教材知识,对于学生的品德教学少之又少。基于此,中小学教师需要首先摆正自身的教学状态,进而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一、巧妙利用教材内容传播传统文化
        中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材涉及方面相当管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主要以接近现实生活为主,引导学生熟知于实际生活相关的文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而中学语文教材则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更深地探讨文学知识,不仅增加了不同的文学文体,并且具备丰富的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基于此,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是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文章的表面含义,而是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交付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思想的同时,可以巧妙将传统文化渗透至教材内容中进行交互讲解,将深度的文学理论知识与教材中的实际事物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程《孔子拜师》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发现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学生学习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阅读文章,并且还需要学习文中孔子在拜师时虚心向学的精神,并感知孔子尊重师长的高尚人格以及老子对孔子诲人不倦的优秀品格。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引入孔子这个人物,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孔子被后人称作“圣人”,可是今天的课文题目却是“孔子拜师”?为什么孔子的成就如此之高还需要拜师呢?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就问明白,孔子之所以不辞辛苦拜师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并且虚心向在其他领域有所见解的人求教。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引导学生学习教材规定学习的知识点,更将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传授给学生进行理解和吸收,进而应用至自己为人处事上。
        二、适当拓展相关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修为
        中小学阶段的教材知识以实际生活为基底,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文学知识和为人处事的哲学道理。基于此,中小学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教材知识,适当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相应的拓展教学,引导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深究,更是从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方面加以延伸。从小学开始,教材中就陆续出现一些古诗词、诗歌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文,中学阶段之后更是大篇幅增加,教师需要巧妙借助古诗词、诗歌等文体的学习,引导学生拓展自身的思想品德修为。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黄河颂》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发现此篇课文是我国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节选片段,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可以当作一篇表述抗日现状的现代诗歌进行学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之后感悟黄河中所蕴含的英雄胸襟,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感知民族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拓展相关黄河方面的知识,以及发生在黄河周边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共鸣之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知识拓展的时候,需要以教材内容为主体开展,促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而学习其中不朽的精神。
        三、巧妙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安排系列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普及,现如今的教育模式不再只仅限于书面教学,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需要充分熟悉教材内容,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传统文化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课程《安塞腰鼓》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发现安塞腰鼓属于我国极具特色的民族艺术舞蹈,流传上千年至今依旧令人震撼,其中蕴含着浓浓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以本次课程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课下自主收集有关资料,并在正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出来。抑或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舞蹈片段,并让学生进行竞赛表演。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更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深刻寓意。
        结语:综上所述,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中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基于此,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同时,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曹洋.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100-101.
[2]刘晓梅.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