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李三英
[导读] 通过问题串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思考,发展数学思维。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武平初级中学    李三英     364300

摘要:通过问题串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思考,发展数学思维。本文主要针对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应用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问题串、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新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一直是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一项重要话题,也是教学工作当中的一大难点。。
        一、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现状 
        课堂提问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观摩不少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表现如下:
        (一)提问过于随意,问题简单欠启发
        (二)问题过难,脱离学生实际水平,导致学生无从回答
        (三)设计的问题串,没有逻辑联系,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
        (四)问题过于细化或暗示性语言过多,失去思考价值
        还有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等现象,长此以往,教学变得被动,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初中数学有效问题串式教学设计的优点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课程,问题是数学思维的中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创设一系列问题,鼓励学生去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1]。教师在数学课教学中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有效问题串,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兴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具有清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从而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找出其出现错误的地方,及时进行纠正,这就是问题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应用,也是该教学方式的重要优势[2]
        三、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细化的问题串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抽象的知识会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精细化的问题串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热情,如教学“切线长定理”时设计了以下问题串:
        1.如何过圆上一点作已知圆的切线?  

        2.如果点P是圆外一点,如何过P作该圆的切线?【学生画图】

        3.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你能作出几条?                                         
        4.作图依据是什么?
        5.(引出切线长的定义后)切线长与切线有何区别?
        6.如图,PA为☉O的一条切线,沿着直线PO对折,与点A重合的点为B,OB是☉O的一条半径吗?
        8.PB也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
        9.PA与PB有什么关系?
        10.∠OPA和∠OPB又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利用图形的轴对称得出切线长定理并证明该定理】
        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相适应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一步一步地由表及里的自主学习,从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入手,通过画图操作感知切线长的定义,再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证明切线长定理,未知转变成已知,突破了知识的难点,突出了知识的重点。
        (二)进行层层设问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问题串顾名思义是指一串问题,而如何来有效的确定这一串的问题能够取得良好的提问效果是其中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层层设问的教学设计,以此来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特点引导学生数学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学生画出反比例函数 与 图像后,设计如下问题串:
        1、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形状是什么,你能描述一下吗?
        2、将图象向两方无限延伸,与坐标轴有交点吗?
        3、为什么无限靠近坐标轴,却永远不会相交?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有关吗?
        4、函数图象在哪些象限?这个图象会关于原点对称吗?
        5、图象分布在那些象限由什么元素确定?
        6、观察图象,当x>0是,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当x<0时,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7、以上结论对于反比例函 (k>0)还成立吗?
        将探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设计成问题串的形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去思考学习,既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又体会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三)进行一系列逻辑性的问题串,把握知识的本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具有逻辑性的问题串,循序渐进的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并能充分的应用这些知识来有效的解决问题[3]。
        例如 垂径定理的问题串教学设计
        问题1: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问题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是10,底是16,如何求底边上的高?
        问题3:在等腰△OAB中,OB=OA,如果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画圆,那么点A和⊙O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借助圆的定义思考这个问题)
        问题4:作等腰三角形底边AB上的高OM,并延长两边交 ⊙O于C、D两点,图中有哪些相等的量?
        问题5:如果⊙O的半径是10,弦AB的长度是16,圆心O到弦BC的距离是多少?你是怎么求的?
        问题6:在⊙O中,CD是直径,AB是弦,参考以上问题的解决,垂直于弦的直径有什么性质?
        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及“勾股定理”出发,巧妙地引入新知垂径定理及其应用,相比常规的引导学生通过折纸和动画演示来探究垂径定理,新知旧识合而为一更能反映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性,有利于学生把握新知识的本质,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理解的一门科目,而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串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打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遇到的障碍,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当中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芳.“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7,19(05):137.
[3]颜仁荣.“问题串”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