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杨金霞
[导读] 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完善,地理属于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第五中学 杨金霞   8318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的完善,地理属于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的增加,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如果一味的进行知识背诵,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当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的进行思考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技能。同时要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有助于促进学生多方位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在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教学弊端的同时,也对新时期各知识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立德树人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课程载体,长期以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程度不够,影响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发展。在新教育教学背景下,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领域的突出发展趋势。
        1挖掘多元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研究,结合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地理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地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可结合实际,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如以学校周边街道、河流、天气作为教学资源,将其引入地理课堂。也可从风俗文化入手,强化学生对南北方差异的理解,如将农村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一书中描写的地域特色、生活习俗等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学到该地域的地貌特征和生活习惯。
        2利用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
        进行地理模拟实验探索地理知识是一种具体,直观的教学方法,能直接将书本上的文字与图片以三维立体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实验可以把某一种地理现象的特征在课堂上还原出来,也可以表现出某一种天气系统的产生与变化。对学生的注意力有着吸引的作用,且能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当课堂学习进行到“水循环的过程”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进行实验:实验需要两个透明的玻璃杯,其中一个加注热水封住开口。另一个则倒入适量沙子和冰并静置十分钟左右;然后观察实验结果,杯壁上凝结出小水珠是模拟了蒸发环节,打开杯子的封口会有水珠往下掉展示了降水,干沙子变湿是模拟了下渗环节;最后可用该实验演示“海陆间循环的主要环节”,两个玻璃杯中的热水?和沙子可以分别表示大海以及大陆。玻璃杯杯壁上出现小水珠演示大海的海水蒸发现象,把封口用的盖子从原来的杯子转移到另一个有沙子的杯子可以表示水汽转移环节,把封口盖拿起来小水珠掉下来演示大陆的雨水下落过程,沙子由干变湿代表陆地的下渗现象。



        3深挖教材内容,丰富学生德育知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渗透和引导。所以教师必须要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案,能够根据学生最近的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引导,可以将学生兴趣点与地理教材内容巧妙的进行结合,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地理知识探索,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与分析解题能力。
        4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差异化的德育引导
        学校教学中,大多采取班级集体授课的方式,这样的集体教学方式虽然会达到比较好的整体教学效果,但也存在对学生学习主体关注度不足的问题。班级教育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拥有缺点与不足。如果在日常教学中对所有学生不加以区分,而是一概而论,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还不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与培养。无论是进行文化知识教学还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都离不开对学生自身学习状态的考查,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给予班级学生有差异的知识引导和教育,从而真正改变对所有学生“一刀切”的教学做法,根据每个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制订具体的教学和培养计划,加强对学生针对性的教育。
        5结合现代技术,强化学生体验
        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可利用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地改进课堂教学,拓宽课堂教学渠道。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功能,优化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图表等形式呈现,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基于此种方式展开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才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生活化的体验,在互相联系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6指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实践
        理论知识仅仅是为人们提供遇到问题时解决的方法,能否真正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还得依靠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例如,在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时,让学生简述太阳对生活的各项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查询历年来太阳黑子,太阳风暴等天体活动带来的影响,并假设性的提出自己设想的解决方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水平以及把理论落实到具体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注意,举出的例子要让学生熟悉,最好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同时注意理论的科学合理性。
        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盲目的知识灌输,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指导与帮助,能够使学生自主掌握地理知识学习技巧。同时应当巧妙渗透德育知识,将德育知识和地理知识有效融合,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增强自身的认知水平。要想渗透德育教学知识,就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地理问题以及全球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建设,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胡庆玲.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的主要方面[J].教育教学论坛,2017(8).
[2]陈箭.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7(11).
[3]高平.中学地理课德育渗透的内容与方法[J].山东教育科研,2018(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