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早教活动主题化教学与家庭践行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任晖
[导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专家们不断揭示婴幼儿0-3岁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尤其强调了幼儿出生最初的三年在儿童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明市实验幼儿园   任晖

摘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专家们不断揭示婴幼儿0-3岁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尤其强调了幼儿出生最初的三年在儿童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长也越来越重视起了孩子的最早期教育----0~3岁的婴幼儿期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婴幼儿早期教育一线老师,我一直在思考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该如何解决,家庭中早期教育内容的推广,家长教育意识的转变。希望能将实践不断梳理,提升早期教育有效性和长效性。
关键词: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主体化,家庭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专家们致力研究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这些研究成果大大增加了社会、特别是家长们对儿童早期教养问题的兴趣、热情和重视,但是家长们在对0~3岁早期教育关注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引发了家长普遍的育儿焦虑和疑惑。
        从事0~3岁宝宝早期教育的老师们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借鉴和开发亲子课程,如何让我们的亲子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宝宝发展的最优化呢?我一直在思考和摸索,我觉得重点应该从宝宝的课程改革和对家长的指导入手。
        我查阅了北京、福建、南京、上海、台湾等地区的早教活动方案,总结出了0~3岁宝宝的亲子活动主要由以下几个大模块组成,自我展示:学会在众人面前介绍自己;听说活动:能理解大人的语意,学习语言,开展前阅读,学习常用词汇等;肢体活动:包括大腿动作,手臂动作、背部动作,以及爬、走、跑和身体平衡(如弹跳、倒退行走等)还有小肌肉动作发展(如训练宝宝手腕投、抛接),手指抓、握、捏、撕、剪等;创造性活动:包含艺术活动(如美工、音乐)、建构活动等;探索活动:包含对自然的了解,对身边常见物品的认知,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数字方面的活动。
        可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小娃娃们真的就像一张白纸,家长教师在上面点上什么,就会留下永久的印记。这也让我有很深的教学感触。每一期的孩子发展水平都有不同,但是很有趣的是每一期宝宝的都在某一方面有统一的强弱表现,比如有一期(1~1.5岁)的宝宝,他们统一的精细动作环节较弱,对父母的依赖性特别强;另一期(1.5~2岁)的宝宝他们统一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很多宝宝都2岁了还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还有一期是从1.5岁开始组织他们开展亲子活动的,现在他们快2.5岁了,语言表达,大肌肉动作,音乐感知能力都很强,但是他们对大小、数学关系的感知较弱,对颜色的感知特别弱。在借鉴以往的活动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的不够流畅,有的时候一整个活动就像一盘大杂烩,没有系统性,这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很跳跃,这样即不利于教师活动的组织,也不符合0~3岁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所以我在已经有了丰富的早教实践经验后,我开始尝试主题化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主题化教学有它特有的优越性。
        一、主题化教学内容丰富。
        我们的主题化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它可以来自于宝宝的生活,是宝宝熟悉的,与宝宝生活贴近的;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来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还可以结合特殊的节日。可以结合宝宝发展的薄弱领域来设计主题化活动;更可以结合一些流行元素,如《亲子瑜伽》等等。选择的活动材料也要是幼儿生活之中容易收集的,这样才能有利于家长在平日生活中延续教师开展的活动内容,最大化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下面我就具体举例分析:
        这是一次主题早教活动《好玩的球》,因为每个孩子家里都有一个或多个球,他们大小不同,玩法也不同,怎样让孩子玩好自己生活中最熟悉的玩具呢?
        环节一:宝宝秀----推小球
        活动目标:愿意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培养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
        环节二:宝宝操----亲子球操
        活动目的:通过球在宝宝身上的滚动,让宝宝感受轻柔的音乐,增进亲子间情感。
        环节三:宝宝学
        探险时间:投球
        活动目标:学习投掷的动作,锻炼宝宝手臂的力量。
        聪明时间:认知----大和小
        活动目标:宝宝感知大和小,能够正确区分大小。
        巧手时间:纱巾和小球
        活动目标:1.发展宝宝的手腕控制能力,培养宝宝合作游戏的能力。
        2. 锻炼宝宝拉的动作,指导家长运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激发宝宝参与游戏的兴趣。
        环节五:延续训练
        (1)在家加强投球和推球的练习。
        (2)在周四亲子加油站增加“捞小球”的活动。
        球,贯穿了整个活动的始终,老师的教育思路没有被零散的环节打乱,孩子也从活动的一开始就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球,在整个活动中,他们在和老师有趣的“推球互动”中大胆的介绍了自己。在“亲子球操”中感受音乐柔和的旋律,学习双手轮换推球,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交流。在变球的游戏中认识、区分大小。在“纱巾和小球”活动中学习控制乒乓球,发展小手的控制能力。在“加油站”活动中老师继续延续球的游戏,宝宝学习捞球的动作。整个活动自然流畅,孩子一直在游戏中学习,而且家长也能在生活之中随时开展这些活动,达到了训练的最充分化,同时也顺应了0~3岁宝宝发展的特点。
        这样的主题活动内容还有很多,比如主题活动《小汽车嘀嘀嘀》活动包含介绍自己:“我是小司机XXX”“音乐律动—开汽车”,学习根据音乐的开始于停止做相应的跑和停,认识“各种各样的车”,了解它们各自的用途,通过“推车轮”发展宝宝手臂力量和手腕的控制能力;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蔬菜和水果》等等,这些主题都是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来制定主题活动内容,如1.5~2岁的宝宝在认知发展中能感知区分方形、三角形、圆形我们就开展了《神奇的方形》活动,活动中包含了让宝宝认识方形,知道大部分的书都是方形的,从而阅读绘本《长长的……》;用方形的毯巾做游戏,发展宝宝的前庭觉,促进宝宝平衡能力的发展。主题活动《好玩的圆形》,活动中包含了音乐律动—拉个圆圈走走,认识圆形,提供各种圆形的物体在活动室里让宝宝找圆,绘画活动—小熊猫吹泡泡,让宝宝学习画圆,骑膝马游戏《变圆》“小圆形真会变,变个太阳红艳艳,变个月亮挂天边,变个西瓜大又甜,变个气球飞上天。”所有的活动环节都围绕着圆形展开。还有结合特殊节日的,如《我爱妈妈》就是结合母亲节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包含了“找妈妈”能听妈妈的声音找到自己的妈妈,“音乐律动—世上只有妈妈好”和妈妈抱在一起说说悄悄话,亲一亲,增进母子间的感情,“妈妈的项链”让宝宝学习串珠,“袋鼠妈妈”和宝宝一起学习双脚跳跃,“骑膝马《我的好妈妈》”、还有父亲节《我和爸爸做游戏》等主题活动;结合班级宝宝对颜色认知弱的现状,我还特意设计了《颜色游戏》的主题活动。
        二、主题化教学内容具有延续性。
        主题化活动除了内容丰富之外,我觉得它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还是拿《好玩的球》这一主题来举例,前面介绍的是1.5~2岁的宝宝开展的《好玩的球》活动,下面是2~2.5岁宝宝开展的《玩球》活动。
        环节一:宝宝秀---送沙球
        活动目的:宝宝能大声叫出同伴的名字。



        环节二:宝宝操
        活动内容:打击乐----沙球
        活动目的:1.能听音乐打击乐器,打准音乐的四拍子的节奏。
        2.感受打击乐器的快乐。
        环节三:宝宝学
        探险时间:顶球
        活动目标:1.亲子间用头顶球,练习向前向后爬行。
        2.体验亲子游戏的快乐,喜欢和家长互动的体育游戏。
        巧手时间:赶球进门
        活动目标:练习五指抓握小棒拨球动作,发展手眼协调动作,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聪明时间:艺术活动----涂色花皮球
        活动目标:初步学习涂色,感受2~3种色彩,培养宝宝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环节四:延续训练
        家长在生活中帮助宝宝继续巩固滚球、抛接球、赶球、顶球练习。
        从各环节的目的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是一个上升的状态,1.5~2岁的宝宝我们要求他愿意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2~2.5的宝宝我们要求他能大声叫出同伴的名字;在音乐律动上,开始只是让宝宝被动的感知音乐,接着是主动让宝宝感知音乐的节奏;在大动作发展上从宝宝自己投球发展到和爸爸妈妈合作顶球,学习用小棒赶球,发展小手的控球能力。
        同样的延续性活动还有很多,如1~1.5岁宝宝《认识自己》延伸到1.5~2岁的《小手小脚》活动;1.5~2岁的《可爱的小动物》延续到2~2.5岁的《小动物乐园》;1.5~2岁的《跑跑、飞飞》延伸到2~2.5岁的《学做解放军》活动。
        三、把早教主体化教学带回家。
        在《0-3岁幼儿早期教育指南》中提出“家长应成为儿童生活的照顾者、情感的关爱者、行为的榜样者和活动的引导者。”我们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目的除了发展幼儿综合素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让家长明确“该教什么?什么时候教?该怎么教?这样教对不对?”
        首先,始终把早教中心的活动带回家。
        把早教中心活动带回家,实际上就是老师在活动时开展什么内容,一模一样的搬回家,我们在活动设计时选择的内容都是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婴幼儿年龄特点的,更要考虑是能在家中容易开展的。比如活动“好玩的球”这一主题活动,每个孩子家里都有不同大小、不同种类的球,如何将它们充分利用起来,玩出不同教育效果呢?我们结合课程模块设计了自我展示--亲子相互叫名滚球、音乐律动--亲子音乐球操、肢体活动—踢球、投球、精细训练--纱巾摇乒乓球、认知活动---大球和小球、艺术活动—涂色美丽的气球。这些活动家长都可以一成不变的带回家中开展,只要反复的开展,就可以促进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了。
        我们除了课程的设计时要注意有利于家长在家开展外,还要充分考虑为宝宝提供容易收集到的操作材料,特别是精细活动的开展,如敲小球、图形镶嵌盒、小木桩、切水果、套塔……,这些我们都可以为家长提供购买地址,让家长在家也可以和幼儿一起操作。
        活动时的绘本是老师为宝宝精心选择的,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星星像什么》这本书不仅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还教育幼儿要友好相处,允许别人可以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请,露丝》这本书教育孩子要有礼貌;《雨果的红眼镜》教育孩子要保护好眼睛,《左右脑发展训练》可以让幼儿做语言、艺术、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练习,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这些绘本家长们可以随时借阅,在家也可以反复的和孩子一起阅读,充分理解绘本内容,好的绘本阅读,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提高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实打实地让家长把早教中心的活动带回家了。
        其次,学会结合家庭实际同模块扩展。
        结合家庭实际同模块扩展。这方面对于不是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的家长来说有点难,因为他们不知道在家庭中如何扩展我们的课程内容,这就需要老师在活动时的充分引导了。所以在每次主题活动结束后我都会针对今天开展的主题教家长一些拓展内容,给他们一个方向。比如《颜色游戏》、《数的游戏》、《可爱的小动物》、《蔬菜和水果》等主题活动因为涵盖内容广,有渐进性,这类的探索活动就需要家长在家来结合生活,结合家庭实际来扩展内容了,在老师开展完相关的教育活动后,家长在生活中继续巩固,如丰富对颜色、对动物、蔬果的认知、加强对数的感知。家长在生活中让幼儿去发现颜色的存在,认知不同的颜色,如玩具的颜色、衣服的颜色、家具的颜色、大街上的颜色,运用不同的颜色。去感知生活中的数量,如家里苹果有几个,家里有几人、小球有多少等等与数量相关的物品、感知长短、大小、粗细,通过反复的感知、比较,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经验,学会探索的方法。
        在自我展示模块,家长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幼儿除了介绍自己的姓名外,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介绍自己的年龄、爸爸妈妈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和同伴交流的基本语言等等。
        听说活动可以以教师提供的优秀绘本、古诗、童谣为范本,寻找更多的适合0-3岁幼儿阅读、朗诵的读物。绘本可以反复讲述,古诗、童谣都可以结合孩子喜欢的骑膝马亲子游戏让幼儿熟悉并记忆,也可以上网为孩子寻找一些适合的绕口令,增加听说活动的趣味性。在生活中,走过路过都为幼儿不停地介绍所见文字,不断丰富幼儿的词汇,帮助幼儿理解词汇的意思,并从模仿逐步发展到使用。
        创造性活动同模块扩展内容就更丰富了,首先我们知道创造性活动艺术活动(如美工、音乐)、建构活动等,所以只要是折、撕、剪、粘贴、涂色、涂鸦、泥塑、音乐节奏练习、音乐律动、音乐游戏、积木建构、塑料建构等等相关内容都可以成为幼儿生活中早教活动的扩展内容。有的幼儿不喜欢用乐器来感知节奏,我引导家长有节奏的拍打幼儿身体某部位,孩子即喜欢,又能感知音乐节奏,起到同样的教育效果;又如孩子在活动中心是用积木垒高,有的幼儿不感兴趣,家长们在家中就可以让孩子用可乐罐、小药瓶或者茶叶罐等孩子喜欢的材料来垒高。孩子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音乐,在家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录音机和故事磁带、音乐,让幼儿边玩边听,耳濡目染,从而提高孩子对语言和音乐的敏感度,增强他们的兴趣度。
        最后,结合个体特点开展家庭亲子活动。
        每个孩子虽小,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第一教育者(一般指家长),这些先决条件已经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活泼好动,这类孩子基本上是大动作发展好,精细动作发展差;有的孩子胆小,比较安静,因此大动作发展较差,精细动作发展较好。有的孩子需要慢动作示范引导,有的孩子专注力差,需要教师加快引导和操作速度,有的孩子兴趣点低,需要教师随时改变指导方法。所以作为早教的老师,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个体特点,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和薄弱点,适当的给予引导,对家长提出有争对性的指导意见,帮助家长在家能顺利的、有效的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经过0~3岁早期教育主题化活动的开展,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宝宝的变化,家长也和我交流,他们说宝宝在家怎样玩老师教的游戏,怎样模仿老师教爸爸做游戏,我很开心,因为我觉得付出有了回报,感受到了亲子间的和谐。但我发觉光有好的主题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家长能坚持不懈的实施,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孩子,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结合教师的活动,开展个性化的家庭亲子教育才是宝宝最优的发展之道,今后我还将不断的积累经验,尝试总结出更多适合0~3岁宝宝家庭亲子教育的方法和渠道,真正的做到家与亲子园的教育相结合,促进0~3岁宝宝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愿在我们的不断探索中,每个家庭都能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智力乐园!
参考文献:《0-3岁幼儿早期教育指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