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温媛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温媛
[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梧州市第十中学  温  媛

【内容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又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多数学生都没有直接兴趣学习数学,就是靠我们教师怎么去引导去培养,从而使学生产生间接兴趣,让学生乐学,好学,爱学。
【关键词】:兴趣、积极性、主动性、求知欲 初中数学教学
        【正文】: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无所不在,无处不存在数学,无处不用数学知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就数学而言,它本身是一门非常单调、抽象的学科。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它的主要职能就是使学生爱学、乐学,把学习当作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
        一、教学导入要有趣味,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
        都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新课的导入可以引用数学小故事,典故,游戏 ,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在讲解“乘方”时,这样设置教学情境:将一个有趣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安排在新课前,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三三两两在讨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还有的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在等待着教师的答案,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等我们学了这一节的内容后,大家自然就明白“国王的国库里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米了”,这样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二、新课讲解要生动,发挥教师的语言和肢体语言魅力
        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发学生兴趣。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判断、定理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难懂的理论形象化,易于诱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尽量用学生较为熟悉、容易理解,而且具有诱惑力的语言,这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有良好的作用。一节让学生感到有趣的数学课,主要体现在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的魅力上。实践证明,风趣幽默的语言具有神奇的诱惑力。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不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强化意识。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合理,注意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学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赞美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获。
        2.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课堂教学应破除教师中心论,“以学论教”,把“教”的主导作用通过学生“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出来,“教”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现在课堂教师多主张“老师少讲,学生多讲”,是要由老师引导、作适当的提示,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学会思维的方法,学到的知识也更灵活、牢固。
        3.精选例题,探究技巧,增加学习兴趣。题是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技能,巩固知识,需要做题。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特尤为重要,因为每向学生介绍一种新的解题方法,一般都是通过例题来说明的,所以例题选择得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有些题型蕴藏着一定的规律和解题技巧,有的题则可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利用这些例题让学生互相研究,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拓宽思路,从中找出规律和窍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加快解题速度,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和学生要有像朋友一样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情感教育,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师生关系的亲疏冷暖影响着学生情绪和心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亲友般师生关系可以构建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像一把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使智力处于最佳活动的状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还应该像导演一样,编学生喜欢的节目。我们应针对教材与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数学问题尽量提得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要使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通过设疑,质疑,答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参考资料】
1.张晓斌  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通报 2003(2)
2.张发新  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甘肃教育,2003(10)
3.王兰    引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七种方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2)
4.杨昌成  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探讨[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