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而且还是师生双方共同体验、创新和成长的过程。我尝试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提高课堂的时效性。下面就以《交通运输》一节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案例,谈谈如何将情境教学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情境教学;地理课堂
有一位德国学者曾说过这么一个精辟的比喻。他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地揭示了情境的价值,如果将其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充分体现出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的作用。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轻松地被学生理解、吸收。
下面,我以《交通运输》一节为案例,按照实例课堂教学的先后顺序依次展开:
一、巧设故事情境,开启课堂教学
生动而有趣的课堂教学必定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在《交通运输》一节中创设了同学们“去大学报到”的情境。通过这个情境,就能将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得课堂教学前后连贯。
教师导入,设置情境:时间过得真快,四年后,同学们就要去自己理想的大学深造,这又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它不仅开阔人的视野,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下面请大家谈谈你的理想大学是哪所?新学期开始,我们打算乘坐哪种交通工具去大学报到呢?
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想法:我想上清华大学,我想上哈尔滨理工大学,我想上复旦大学……我想乘飞机去,我想乘火车去……
教师因势利导,提出本课事先已安排好的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了解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积极踊跃地各抒己见:我的理想大学离家较远,乘坐飞机虽然机票有点贵,但快捷而方便;我的理想大学离家也较远,距开学还有几天,乘坐火车速度虽然慢一些,但车票还不算太贵;我的理想大学就在省内,选择距离较短的路线,乘坐汽车很快就会到达……
教师表格归纳: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二、巧设生活情境,细化课堂教学
设置学生身边的、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状态下进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探究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这部分内容时,设置如下的生活情境:
如果要从当地的水产养殖公司运送300斤活虾到市区菜场进行交易,你会选择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公路运输方式,而且原因分析地也非常全面:短距离速度快,汽车灵活……。
这个情境:一是用“活鱼”暗示了时鲜性要求高的货物;二是“从当地小镇到市区”告知了短距离。“活鱼”、“当地小镇”这些学生身边的事物,拉近了学生与知识、课堂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地理现象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巧设问题情境,夯实课堂教学
设置问题情境必须恰到好处,教师在备课研究教材和学生时,觉得学生在认知存在困难的地方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1.设置学生易错的问题情境
学生理解某一知识时往往会有偏差。我们不妨利用一些典型的、普遍性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创设一种情境,从而能够及时地进行纠正。
例如,如果要将一批产自法国的百合从福斯港口运送到上海市,你会选择何种交通运输方式?
不少同学因为看到“福斯”“上海”等港口,下意识地选择海运,而忽视了鲜花对时间要求很高这个条件。
2.巧设冲突问题情境
学生理解知识往往还会简单化,教师适时利用一些有认知冲突的问题,让学生辩证的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理解。
在选择法国的百合从福斯运送到上海市的运输方式时,不少同学选择了正确的运输方式——航空。紧跟着追问:法国的牛肉运到上海市选择何种运输方式呢?
根据前面的经验,他们还是选择航空运输方式,因为牛肉与鲜花一样都有保鲜的要求。孰不知,鲜花和牛肉的保鲜要求不一样,况且人们对鲜花和牛肉的保鲜技术的发展也不同。
这两个有思维冲突的问题适时告知学生: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不仅要看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还要看货物的要求,也要关注交通运输方式的新发展。
三.巧设实践情境,践行课堂教学
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教师应该提供让学生实践、上台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又顺势转折到本课的第二块教学内容:熟悉中国的铁路线(网)。
本人在讲解本课第二部分内容:中国铁路干线分布时,没有按照老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方式,而是先让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画好中国地图的轮廓;接着让两位学生画长江、黄河、珠江;再让两位学生标注北京、郑州、武汉、上海等铁路枢纽城市;然后让两位学生画五纵铁路线;最后让两位同学画三横铁路线。
在每个活动环节中,一直让两个学生上台展示,老师在学生身边作以必要的指导和评价。一、减轻学生压力,活跃课堂气氛; 二、让学生能有讨论、合作交流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巧设形象情境,具化课堂教学
如果我们的课堂是形象的、具体的,它就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得每个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认识更多的地理事物。
在本课中,本人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了解铁路(客运)运输方式。
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组火车站、候车室、检票、登火车等系列图片,然后展示几段评价列车旅行特点的文字材料:列车车厢空间比汽车大,运行比较平稳,途中有开水和饭食供应。乘坐卧铺疲劳时可以躺下睡觉,舒适、方便如同旅馆。……
通过直观的图片,感性的文字等这些建立起来的形象情境,让学生对铁路交通运输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丰满了课堂内容,让学生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巧设悬念情境,拓展课堂教学
课堂结束,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要运用一定的悬念让地理知识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令课堂拓展无限的空间。
新课即将结束时,让同学们思考咱们安徽省的阜阳、蚌埠在中国交通运输中的地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升华课堂教学。
如何激活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孩子,使学生和我们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了有效的情境,才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真正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在教学中不太成熟的做法,作为一个教师,我深知“把课堂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汪小慧.创设整体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地理教学,2013(2):42-43. [2]韩华超.也谈地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地理教育,201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