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期   作者:姜福春
[导读] 科学课程是帮助小学生学习基础科学知识

         摘要:科学课程是帮助小学生学习基础科学知识,了解和敬畏科学精神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中实验教学部分是该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土壤。老师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引导,除了能激发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爱好外,还能激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表现自我独特思维的特性,对学生今后的学业和身心健康成长都有极为积极的影响。然而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还处在着一些列的问题,诸如学生积极性差,教学深度不够,实验组织与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就基于这些问题的分析,然后提出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希望对提升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以及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验的组织与操作,带领学生通过实验的规范操作和观察,了解科学现象的本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要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以循循善诱的实验教学组织形式为辅助,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真正参与到老师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来。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主要是实验流程进展顺利,讨论气氛相当热烈,但具体到细部又不够完美。具体表现为:则呈现出学生积极性差,实验组织不规范,实验操作不规范,教学深度不足特征。
         (一)学习积极性差
         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讨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多集中在每个小组的组长和其中一两个活跃分子的头脑风暴中,小组中总有一两个学生一直在讨论过程中处在沉默寡言状态。具体一个现象的讨论中,如果没有人直接问到他,他就不发言不参与,在小组中没有存在感,甚至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旁观者。还有部分学生,好奇心很重自律性却差,实验过程中只顾自己独自探索,并不愿意参与小组的讨论,缺少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小小的不积极,实际上会导致整个实验教学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实验组织不规范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他们固然充满了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但是有的老师以自己的标准作为教学推进的判断依据,这样会让一些学生带着迷惑心态进入下一个阶段。进入实验阶段后,学生兴趣受挫,积极性自然变差。于是,科学实验课上就会出现:少数一部分学生要么什么都不做,要么自顾自的乱搞一通。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是实验教学组织的不规范干扰了这部分学生兴趣的自然引入。
   (三)实验操作不规范
         实验操作,本身设计的有既定的操作流程的,而这个流程除了帮助学生更顺利的完成实验外,更加重要的目的是帮学生在接触实验之初,就学会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精神,学会对科学敬畏。然而实验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因为疏忽,或其他一些客观原因,让学生误以为实验操作就是完成任务。结果学生只关注结果,达成目标便认为自己掌握了一切知识, 没有做到内化吸收对科学的敬畏精神。如此一来,掌握快的学生直接完成任务,便难免滋生骄傲情绪。而旁观完成实验任务的学生,也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也变得兴致缺乏。
         (四)教学深度不够
         小学生阶段的实验教学活动,过程相对简单。而每个学生在完成实验时,因为智力水平和家庭人文背景的差异,对实验现象的思考深度会存在千差万别。按照现有的实验教学流程走,老师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奇思妙想,却难以在这个过程深度挖掘出来。有一个基本道理是,不立足自身的较劲,无以言爱恨。放在学生身上则是,不触及个人差异的教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热爱。


          二、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
         以《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节的实验教学活动为例,给出有效开展小学实验教学科的策略。
         (一)激发兴趣
         具体做法:从学生原本感兴趣的事例上引发教学兴趣。实验前,老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先谈一个自己见过的热胀冷缩现象;基于实验时间考虑,也可以让每个小组说一个别人没有说过的热胀冷缩现象。
         好处:强化学生的参与度,每个学生能在课堂上说出的和实验有关的现象,必然是他日常生活中感兴趣和留意的点,这样可以自然的将学生心中的原生兴趣给牵引到实验教学中。小组发言给出别人没有说过的现象,则是为了在学生样本不全面的时候,尽可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从而确保学生自愿参与接下来的实验。尽管这样做,不一定都在引发学生心中的兴趣点,但至少也是次级兴趣点,足以确保学生们精力集中而欢快的参与一节科学实验课。
         局限性:每个学生单独发言说出自己见过的热胀冷缩现象,存在样本量大,耗时较长的问题。小组代表发言,则会降低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导致他们的情绪一定程度受挫。若采用小组代表发言的模式,则需要在实验教学组织过程中,适当的加以协调。
         (二)规范组织实验
         具体做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起的活动,必须能发能收,有准备有节奏的进行下去。例如本次实验课中,按照教材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包括:气球、量杯、玻璃管、橡皮塞、一端吊着绳子的金属球一枚、刚好能通过金属球的铁圈一个、酒精灯、火柴。但如果发起了兴趣话题,就必须找一个或两个学生提出的热胀冷缩物品也进行附加实验。
         好处:延续学生的话题兴趣到实验操作中,增加了实验内容,扩充了知识量。
         局限性:学生说出的热胀冷缩现象肯定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有很多在教室内根本无法进行实验,因此在学生都说完自己见过的热胀冷缩现象后,万一没有一个适合在教室内做的,可以通过现场组织引导,例如老师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说的都是体积比较大的物品的热胀冷缩现象,能不能说一些小的,或者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物品,它们发生过的热胀冷缩现象,这样我们可以在本次实验中现场观摩到他的变化。”原则是不能阻断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三)将规范实验操作和拓展教学深度融为一体
         具体做法:老师严格按照教材上给定的流程完成实验,然后讲述一段关于敬畏科学的名人小故事。例如科学家阿南达.默罕.查克拉巴提制造出了一种可以分解原油的细菌,本来可以让他在清理泄露原油领域取得重大利益和声望,但他基于该细菌可能引发生物灾难考虑,从未在实验室外使用过。以此来告诫同学们,做实验应该有敬畏科学的精神,更要有克制自己走捷径的意志。不能像玩游戏一样,为了一时的痛快,为了达到一个眼下的实验目的,便不规范操作。
         好处:讲故事的方式,比讲道理更为生动入耳,学生们都是自幼听故事长大的,从生理和心理学角度看,用讲故事说服人,效果更佳。整体下来,也更能够引发学生对实验内容“热胀冷缩”现象的深度思考,同时还能引发学生们对科学敬畏精神的思考。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则能将规范实验操作和拓展教学深度两个策略融为一体,操作上更简单一些。
         局限性:必须将故事讲的自然流畅,不能牵强附会,让学生强行认可你的观点,否则会降低效果,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三、结束语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课堂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并激发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教材内容,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实验,为学生积极构建实践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不断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全俊.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教程质量[N].山西科技报. 2017(10):13.
[2]梁辰.小学科学实验课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