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期   作者:段良娟
[导读] 本文中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摘要:本文中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注重从学生的主体出发,创设具有实效性、趣味性、执行性的小学美术教学氛围,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注重从合作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三个角度进行简要解析,旨在为广大美术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存在严格依照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忽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状况,从而导致整体的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差。针对这种教学现状,小学美术教师应转变错误的教学观念,围绕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目标,本着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教学方向,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让学生真正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术的独有之美,促进学生独特审美和创造美能力的增强。
         一、合作教学法,营造交流空间,提升教学的质量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让学生履行各自的职能,获得良好的美术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空间以及实践空间,真正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风筝》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合作的教学过程中,研究问题,观察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真正在协作的过程中,解决相应的问题,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钟着手。第一点,划分小组。教师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小组中设置小组长、观察员、操作员以及探究员。第二点,讲授过程。教师运用多媒体,讲授风筝的制作过程:首先,展示图案。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对应性的风筝的图案,为学生的风筝制作制造灵感。其次,展示骨架。教师展示骨架,引导学生观察风筝骨架的特点以及扎制方式。最后,适时提醒。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骨架的位置,不要涂抹太多的颜色,防止风筝由于太湿,导致纸面的破裂。第三点,开展实践。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并针对有问题的小组,开展针对性地引导。第四点,展示成果。教师运用文字的形式,简要介绍学生的实践方式。小碧发现风筝在飞起的过程中,出现一侧倾斜的状况。小悦说:“我们应仔细分析整个操作过程,是否出现操作的纰漏。”小秀说:“我通过查询网络,发现在飞行中出现一侧倾斜的原因是因为风筝一侧过重。”小花说:“我发现了在风筝的左侧多扎了一节。”小花迅速找出相应的工具,进行重新扎制。不久,一个漂亮的风筝出现在天空,这个小组开心地跳了起来。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教师让学生群策群力,探究问题的解决方式,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观察问题,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真正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促进问题的解决,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
         二、课外实践法,创设开放问题,增强学生思维创造性
         在小学美术写生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面临多样性的突发状况。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以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途径,让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解决方式,增强他们的思维创造性。
         例如,在上次课外写生课的教学过程中,天公不作美,天空突然挂起大风,学生的作品上面出现很多直线划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假如不进行评价,则学生白白绘画;假如教师进行评价,大部分学生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直线划痕,勾勒符合整幅绘画情境的景物。与此同时,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绘画的情境中,选取对应性的景物。由于问题创设的开放性,学生的绘画热情瞬间被调动。

为了保证学生绘画的平顺性和正确性,教师走入学生的绘画过程中,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大部分学生完成绘画的“再次创作”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绘画思路和感想。晓月说:“我的作品中出现常常的一道较粗的线条。我将此线条当做一根盛开的花径,并在花径的上面画出一朵盛开的花朵,让整个画面更具有美感!”小秀说:“我在作品中出现几道较短的划线。我经过思考后,发现可以将冬青的移至到此作品中,并以将冬青的形态与画中的几道划线进行结合。”小华说:“在我的绘画上出现较多的虚点。针对这种状况,我画出更多的呈现直线的线条,营造出下雨的情境。”教师在面对课堂教学意外时,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积极地创设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运用客观的写生环境,创设相应的绘画作品,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创造力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课外写生绘画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形象呈现知识,培养文化理解力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剪纸是一项重要的中华文化。它既承载了我国历史生活中方式的变迁,又为新兴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载体和助力。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展示我国劳动人民的广大智慧,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更为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开展剪纸活动,让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思维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理解力。
         例如,在讲授《剪纸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教学。首先,讲授剪纸文化。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剪纸文化的渊源与发展。剪纸文化在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属于女红中的一种。剪纸的材料较为广泛,人们可以采用不同剪纸材料。剪纸主要凸显出广大劳动人民求生、趋利避害的心理,他们渴望吉祥如意、渴望五谷丰登,渴望子孙满堂等等。第二点,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学。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喜字的剪纸方式,让学生能够运用对称轴的原理,掌握剪纸技巧。与此同时,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在多媒体上掌握的剪纸语言,在喜字上进行创作。教师发现有些学生运用月牙纹,在喜字的口处,做出人的眉毛和眼睛。为了加深学生对喜字文化的认知,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山东喜字的独有写法。山东的喜字的外形轮廓像是一个葫芦。取葫芦形状的寓意是因为葫芦的藤蔓较长,所以人们希望家族可以蔓延不断。在此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特别注意“教”与“悟”之间的关系,在讲授传统文化时,教师常常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既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乐观和智慧,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在开展剪纸活动的实践课程中,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技巧时,充分为学生提供自主的探究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领悟剪纸精髓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造性的剪纸操作,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力。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既让学生更为形象地了解剪纸文化,又让学生更为全面地剪纸,真正促进整体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重要课程;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场所。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入了解课程内容,既要了解历史中我国人民对于美的理解和创造,还要了解现阶段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表现,并运用现阶段的多种教学方式,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教学场景,真正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无处不在,并能够运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美学景物,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小学美术教学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盖楠.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
         [2]邱春华.浅议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6)
         [3]陈燕.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