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珍视“意外”,关注“内需”,把握“变化”,审时度势等科学而艺术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成为理想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以学定教;动态生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前预设的要求?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生成?通过二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反思,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既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
一、珍视“意外”,合理变奏教学流程
在每一堂小学数学课前,我们的教师在对教材研究上付出了很多努力,甚至艰辛。也许我们曾为了一个环节是否通顺而冥思苦想多日:为了一个问题的提问学生能否顺利回答而绞尽脑汁多时。但就因为如此,我们往往对教学中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于是就无法放开自己,常常被教案这只“无形的手”所牵制,始终挣脱不了它的束缚。实际上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他们困感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打乱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例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原本想遵循课本的设计,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由图说出几个7,再一步一步归纳得出7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 ‘7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附和着说会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这可怎么办?怎么办?我一下子被愣住了。但随后我立马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原先精心教案,就从学生的这个实际情况出发,重整教学流程。于是,我说: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不错,那有不会背的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教师抓住契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7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这课堂沸腾了。有的指着书的插图教着,有的用身边的小棒教着,有的索性拿自己的手指比划,还有的干脆直接背口诀来记……。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单这一转变就使学生由“学数学”成为“教数学”,学习热情直升极点。试想,假如教师在那位学生说出实话时,立即加以呵斥、批评;假如他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二、关注“内需”,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新一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让学生“做一做”、“说说”的时髦做法在课堂上屡见不鲜。似乎哪堂课不这么做就意味着没有体现某些理念,新课改就没有落实到位。其实这往往只是教师的一种单纯的外在控制行为,而不是学生内在的自觉需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例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一教师一开始就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中央电视台的什么节目。猜出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这个节目每天什么时候播出呢?”教师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学生发现电视右角上标的是“19:00”。这时有学生说:“这是24时计时法。我喜欢看的动画片《蓝猫》就是在18:30开始的。”就此教师灵机一动,问道:“那还有谁最喜欢看哪一个电视节目呢?”于是学生兴奋了起来,他们以聊天的方式和心情说出了不少电视节目,教师也因此板书了许多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教学显得那么自然、流畅。
乐于交朋友,与朋友一齐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合作完成一项探究的任务时,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老师,我可以和某某同学合作吗?“老师,能不能让某某同学加入我们一组?”……面对这样的请求,教师应该适时“改变”预先的合作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结伴式”的探究活动。因为只要这样的合作群体才能在一个心理愉快的自由空间里大胆思考、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三、把握“变化”,随机升降预设目标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急,随着课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题:“六一”到了,同学们为布置教室买了红气球23个,黄气球18个,蓝气球的个数比红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少9个。蓝气球有多少个?因为重演已初步掌握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所以大部分学生列式为:23+18=41(个),41-9=32(个)。正当教师要结束这题时,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方法,我先用第一个和第三个条件求蓝气球比红气球多多少个,列式为:23-9=14(个);再根据它和第二个求蓝气球有多少个,列式为:14+18=32(个)。”为了证实自己的方法正确,他还在黑板上画了线段图分析给大家听。“哇,真厉害!太了不起了!”同学们纷纷发出赞叹。受他启发,又有学生想出了另一种解法,即:18-9=9(个),9+23=32(个)。是啊!学生的智慧、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敢于超越古人,勇于创新,而这些不可能是目标所能预设到的。教师在课堂上大为赞:同学们,你们这种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古人的勇气令我感动,我为你们骄做、自豪。预设目标就这样在生成中添入了灵活、创新的成分,提升了水平,实现了超越!
四、审时度势,相机变更教学环节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设计教学话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形成一种“线性序列”,学到哪里就应该出示何种练习;如何过渡、怎样总结,教师都精心设计在先,殊不知你己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和学生来了个五花大绑!试想,这样的课堂有什么澈情、灵感可言?这样的课堂又能生成些什呢?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在新课导入时,原来预设的是让学生用绕、滚的方法测量出手中的圆片后,出示大屏幕的圆,说明用绕、滚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提示矛盾,那么是不是有更普遍的方法可以求圆的周长呢?由此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可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落入圈套”,而是在讨论怎样得到圆桌周长的时候就把计算方法说出来了。对此,我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十分巧妙地设计了两个问题,“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好?”、“对于这个公式你有没有不明白的?”,随机“变更”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去经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形成的全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审时度势,相机调整教学预设的良好态度,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投入到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加深知识理解,促进思维拓展,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享受知识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它表现为老师的教灵活地顺着学生的思路发展,尤其当学生的回答或愿望与老师的预设不一致的时候,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情去做灵活、及时、有效的应变处理。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成性的教学观将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成为激发师生的生命潜力、焕发生命激情的过程。不久的将来,对于临场的尴尬,我们能够镇静排除;对于瞬间的顿悟,我们能够相机采撷;对于始料的不及,我们能够灵活处理;对于意外的碰壁,我们能够改弦易辙;对于外来的干扰,我们能够因势利导……
参考文献:
[1]李晓宏.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J].考试周刊,2010(38).
[2]王振俊.体现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教育——谈“动态生成”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