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与对策构建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期   作者:苏开修
[导读] 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促使教育不断进行深化改革
         摘要: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促使教育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小学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基础,班主任在其中的引领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但在现在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仍然有很多突出的问题阻碍了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困境;对策
         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管理者、组织者、教育者,是实现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学校工作的执行者,是素质教育的促进者,是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开心学习的引路人。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知识的启蒙者,同时也是学生跟家长之间的桥梁,作为小学的班主任,身上有着更重的担子,应该不断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去改变管理模式,让班级学习和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没有固定的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使一些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关注学生自身,没有进行差异性教学,而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限制。现在的应试教育使得现在的小学班主任也更加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一些学生的兴趣爱好被扼杀在摇篮里。班主任从一个应该有的“引导者”变成了“指挥者”,按照固有的模式指挥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因为害怕班主任的严肃,不敢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现出来。
         2.管理模式单一
         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对高效人才的需要,使得家长和班主任的关注都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就使得班主任的工作变得单一,只是督促学生的学习或者班级的秩序管理,而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发展。班主任没有依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出不同的管理方案,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被限制。班主任每周的班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班主任的管理一意孤行,不采取民主,不看重学生们的意见。学生们长期处于这种管理模式之下,会失去自己的决断能力,成为了班级活动的“执行者”,而不是班级的“决定者+执行者”,对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都会有一些不良的影响。
         3.管理工作内容多
         “二胎”政策的放开,使得现在的小学班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一个班级容纳四五十人,有些甚至六七十人。学生人数的增长,势必会带给班主任更多的管理工作。同时班主任还负责授课,更极大了工作量。现在学生的活泼使班主任管理难上加难。国家一些保护小学生法律法规的出现,更加大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更高要求,家长跟班主任的联系更紧密,这些都是班主任工作量大、难度高,同时细节问题诸多,这就使得教师对当班主任的积极性下降,工作也会出现倦怠和应付差事等现象。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改进措施
         1.创新管理观念
         现代社会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应该改变其传统的管理班级的模式,学习新的管理方式,学生是在不断更新的,管理模式是也应该随着学生的更新而进行不断更新。现在的班主任更多的是学生的“朋友”,用对待朋友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由于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心智不成熟的阶段,这就需要班主任多去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欣赏学生,不能因为学习成绩而全盘否定掉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闪闪发光的,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一个发现“美”的眼睛,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愉快的在学校度过每一天。同时,班主任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要以大人的思维模式去教育学生,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这样学生也会更信服。教师也应注重细节教育,之前传统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的班主任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层面,在日常学校的生活中了,去细心观察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做出及时的疏导。
         2.革新管理制度
         制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约束,如果碰到不可控的因素时,不可强制执行,应该灵活的去变通。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学生在学校课堂的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班主任应该深入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生活。班主任应该按照班级的不同特点去制定不同的制度,班风的形成是关键,让学生去参与班级制度的制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去遵守制度。对于制度的后期执行,班主任不可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要对班级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使管理制度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班主任可以采取奖惩制度,用一些实物去奖励在班级中表现好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多开展班级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以及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班主任可以将班级的管理制度细分为学习、卫生、活动三个方面,并在班级中找出有威信的学生去管理,将任务细分下去,让每一位学色红都参与进来,成为班级的主人公。
         3.改进工作考核标准
         考核是检查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标准。对于班主任的考核制度也应该改进,学校不应该以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为考核标准,而应该综合去考核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教学评价指标,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教学评价指标包括教学过程的评价和教学结果的评价。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量,管理态度,都是考核的标准。学校要根据班主任的情况,将班主任的绩效与班主任的考核直接挂钩,同时学校应该根据班主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待遇,这样会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让班主任劳有所得。在学校的教师奖项中,应该提高班主任在其中的比重,设置专门的班主任奖项,以此来激励班主任认真工作。
         三、结语
         小学班主任身上的责任重大,“为了孩子的明天”,班主任应该以此为目标,在教学工作中不倦怠,思进取,在管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始终站在爱每一位孩子的基础上去管理每一位孩子。小学是学生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意义重大,班主任也应该适应现在教育的潮流,多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好的引导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梁写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学周刊,2020(06):170.
[2]吴学忠.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9(20):21-22.
[2]唐容欣.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1(2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