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的新课改已经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要想使得语文教学与新课改相适应,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优化教学效果的路径。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侧重于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还应该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使得学生能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初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元素,使学生能得到思想情感层面的提升。本文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展开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前言: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改的施行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方向,也突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初中语文课程中包含极为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这些都能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素材。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情感教育的内涵深入的理解,利用初中语文课这一方阵地,将情感教育切实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一、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情境,能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感与内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在情境中搭建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的桥梁,从而达到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目标。例如,教师讲解《我爱这土地》这篇课文时,在讲课前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再结合诗中所提到的飞鸟、暴风雨、河流、狂风等意象,为学生展示与之相符的图画或者视频等,使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事物所表达的情感直观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将学生带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当中,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浓浓的爱国之情。
二、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元素
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或者感悟到情感教育的真谛,就应该对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渗透给学生。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中都包含情感元素,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将其与学生的思想状态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学习课文的内容[1]。例如,教师讲解到《乡愁》这篇课文时,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不舍情怀,思乡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的家人有没有在外地工作,很少能回家的情况,或者自己如果离开自己的家乡很多年,会是怎样的心情,或者一部分住校生离家求学的心情。
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方式对其渗透情感教育。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深的乡愁。
三、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在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的目标指导下,教师可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从情感层面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形成深刻的感受[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转换教学观念,将向学生进行情感灌输的方式变成以平等对话,在与学生进行互动中使得学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例如,教师讲解到《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篇课文时,可以与学生一起针对这首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展开讨论。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全词后,找出自己认为作者寄托感情的语句,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适当发表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一些引导。在教师与学生进行的语言交流和思维碰撞中,学生对词中所表达苏轼的情感形成深刻的理解。
四、积极开展情感教育实践活动
对于初中生而言,有效的实践活动能使其对语文课程形成学习的兴趣,优化情感教育的效果。针对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尝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使得情感教育得到延伸,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得到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3]。例如,教师讲解到《祖国呀,我亲爱的祖国》这篇课文时,可以结合“我的中国梦”、“热爱祖国”等相关主题为学生开展演讲活动,手抄报展示,爱国诗歌朗诵等专题活动。指导演讲活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课文感受的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撰写演讲稿,将自己对祖国的感情以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学生抒发感情的角度和深度都不一样,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强化学生的思想情感意识,提高情感教育的质量,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结论:综上所述,将情感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也是新课改所提出的新教育要求。在渗透情感教育的目标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创设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深入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元素;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积极开展情感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本文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展开的一系列探讨,希望能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天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8):127-128.
[2]崔静.挖掘内涵,丰富情感——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73.
[3]黄慧,黄其问.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运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9(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