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简禄琼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期   作者:简禄琼
[导读] 创新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
         【摘要】创新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决定素质教育能否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身为教学起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语文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教学质量;培养意义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创新思维的开发和指导。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举措,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引导学生对一些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基础,结合阅读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保证学生打好语文写作的基础。
         (二)创造性思维用于语文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的开展需要创造性地位作为教学基础,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具备不同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应用创新思维,语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传统的实践教学,教师要将语文内容进行整理,变成自身的思维进行解读,创新思维的培养则可以让学生自行领悟阅读内容,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真实的情感,促进创新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教学,老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进行教学,学生没办法去投入,也没办法去展现自己,这样的教学没办法促进学生的进步,也不能对学生进行比较好的培养,老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在实际教学时,应该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能力来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也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很快投入到教学中,从而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展现自己和发展自己,这样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自然也可以得到培养。我们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投入教学,自然可以实现培养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使创新教育更加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要把创新教育实施给每一个孩子,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发展潜能,因此,教师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可发展性,以激发他们的全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改变以往的课堂形式为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个人主动探究和小组协作学习,解决问题,再汇报协作学习的成果,教师适时给予点评、鼓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评选出本节课表现最优秀的一组。这样,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为了小组的荣誉而主动探究,协作学习,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创设质疑的情境,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毫不疑义的问号。

”陶行知也说过:“提问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提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①抓课题生疑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抓住课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想知道不明白的问题,往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如在教《声音的秘密》时,开课时我抓住课题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这样提问:“声音有什么秘密?是谁发现了声音的秘密?怎样发现的声音的秘密?”这一系列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想要解决的问题,就能积极主动学习、动脑思考、举手发言。②抓词句生疑有的课文一个就能概括全文,一个句子就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文章的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我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然后让他们根据这句话提问,学生们这样问道:“外表指的是什么?怎样是帮助人们?”引导学生从这些关键性词句中提出一些值得思索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直奔中心,一改了老套的从头到尾的分析讲解,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就意味着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课时,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然后进行分组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演出自己的个性。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角色来表演。这时教师可以扮演一只大壁虎爬进这个小组,与学生一起表演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学生看到老师也参加了很兴奋,又添加了课本以外的角色进行表演,去向松鼠借尾巴,去向袋鼠借尾巴……”通过这样的合作表演实践,他们对课文有了理解,又在表演中凭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创新,演出了自己眼中的小壁虎。(五)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管对于任何阶段的学生而言,被动接受总是枯燥无味的。要想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训练,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比如,在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因为青蛙常年待在井底,它以为天空就是井口那么大。这告诉我们要勇于走出去,才可以看到更精彩的世界。课文的最后小鸟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那同学们,如若你是青蛙,你会怎么办?问题提出了,学生们立即开始,将自己当成一个“小青蛙”,有的学生说:如果我是青蛙,我一定会跳出去看看,要不然待在井底有什么意思呢?还有的学生说:“万一出去了有危险怎么办?我会观察一下,看看外面安全不安全再出去。”甚至还有学生说:“如果是我,我就等到小鸟再来的时候让他带我出去,不然井太高了,我要怎么出去呢?”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各式各样的“小青蛙”诞生了。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自身置身于课文情境中,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了文章的实际意义。同时,此种教学方式,还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其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采用自由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敢于发散思维,使学生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尊重,从而奠定坚实基础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文章语言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必须注意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新.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外交流,2018(15):148.
[2]温巧芳.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3):23.
[3]张玉枝.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9(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