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虽然如今教师们都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部分语文教师还是采用老旧的教育理念,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为此,本文基于一定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优化初中语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预习;情境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诸如忽视学生的主体需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此,教师有必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尝试优化语文教学设计,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此,本文也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来谈一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
一、重视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
课前预习对于教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而且一定的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讲的针对性。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尽管教师为学生安排了预习工作,但他们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是否预习也是一个未解之谜,教师并没有检验预习效果,学生很容易应付差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从而为教学做好一定的铺垫。
《猫》是一篇关于小动物描写的文章,旨在激发学生观察和热爱小动物的思想和感情。在开始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前,教师为学生安排了这样的预习任务:让他们观察猫这样的动物并绘制猫的图像。教师对学生绘制的图像有要求,要求它们显示作者在《猫》这篇文章中描述的猫的特征。为了绘制此图像,学生不仅必须预习教科书中的内容,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生活中出现的猫。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爱心的学生将对猫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这种情感带入课堂。在这样的预习铺垫下,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将变得更为顺利,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打好基础。
二、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很难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质量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建教学情境,以更为有效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整合丰富资源条件(如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以能够通过更新颖、生动的形象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感知教材内容,通过更真切的情感来理解。
在教授《黄河颂》这篇文章时,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即使教师的语言再怎么生动华丽,学生也很少能够真正体会到黄河到底有多么的壮丽,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了《黄河大合唱》,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教师还利用多媒体展示了黄河奔流浩荡的视频。在学生被震撼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欣赏这篇文章的相关描写,由此学生更能够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情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优化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此外,在讲解《济南的冬天》《小石潭记》等文章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需求,以优美的古筝名曲等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丰富,带领学生在古筝曲的配合下朗读文章,如此也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同时很好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情境的创设给予足够重视,加强语文情境教学。
三、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状态,因为家庭教育背景的差异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基础也是有所差异的。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跟上语文教师的思想和教学过程,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可能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把抓,那么很可能使前者得不到有效的进步,同时挫伤后者的学习热情。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深刻的了解,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来促使不同的学生有所收获,争取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例如,在讲解《老王》《阿长与山海经》等文章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制定学习目标。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以及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或情感来解释文章中的一些描写,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化他们的思维;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使其在掌握该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展原文,或者描述父母在生活中的形象,增强这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再如,在教授古诗词《水调歌头》时可以制定以下学习目标:一是让学生用如今语言来描述整首古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默写;二是收集古人对月亮描述的古诗,并说说月亮这一意象通常代表了什么等等;三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经历来模仿古诗。如此层层递进,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
四、通过课外活动开拓语文视野
其实,课堂教学时间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知识无法被详细解释和体验,不能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因此,将课堂教学的空间和范围扩大到课堂以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一定的课外教学活动是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等。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课外活动。
例如,“新闻发布会”,“语言艺术——广告设计活动”,“故事会、辩论会”,“文案汇编”等课外活动,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实现了语文实用性。在活动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对于活动课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安排,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
五、优化课后作业的布置
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科学合理的语文作业设计可以在巩固课堂知识、扩大思维范围和培养创新意识方面发挥有效的作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特别需要注意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小组合作作业、分层作业和多元批改等都是作业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无论如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优化作业的布置,以期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进步,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课后作业设计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察自己家乡的作业,找到家乡当地的美丽风景、地区特色,观察后将自己的所看、所想落实在书本上,或者以拍摄照片的方式来进行记录,以此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且高效的完成语文作业,又可以在完成作业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依靠这样的实践性活动,学生对于家乡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成为宣传家乡文化的行为主体,使得初中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以不断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要优化语文教学,使得学生可以在语文学科学有所得。以上是本文的相关论述,希望能够对广大教有所帮助。当然,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不断探索和实践,切实促进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千录.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26-27.
[2]王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