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催生了丰富多样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改变了灌输式、强制性的教学状态。其中,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运用特殊的符号标注重点内容,增强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专注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批注式阅读能加强学生和作者间的心灵情感,深化学生对课文思想的理解,有利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
引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充分说明了阅读的作用和意义,也指明了学生阅读的方向,以及在阅读中应该取得什么收获。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非常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忽视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迫切需要语文教师在传统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探索新的、适合当前学生阅读需求的教学途径。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批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更适应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阅读需求。
1.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不足。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提问缺乏对学生本身问题的关注,而是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目标和教学计划的侧重,由此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受限,学生的自我想象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禁锢。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对所提问的问题一般都设置了固定答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与固定答案不符的情况,许多教师往往采用纠正学生答案的方式,对学生自我思考得来的答案进行否定,从而导致学生积极性降低,思维发展被禁锢。其次是学校和教师对阅读重视力度不足。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当中,存在学校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重视不够的问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代素质教育教学当中,仍然存在过于重视学生分数的问题,而对学生的阅读学习的过程缺乏相应的重视。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当下,重视学生分数、轻视能力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一方面,小学生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在长期的分数为导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阅读教学容易失去原有的兴趣,产生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导致学校存在攀比心理,学校将自己学校的学生和其他学校进行比较,发现小学生平均分低于其他学校,会向教师强调抓学生的分数,从而导致教师教学指导内容的偏颇。
2.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2.1优化“批注式”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不高,对批注式阅读了解得不全面。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兴趣,才能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再根据学习内容,灵活运用一定的方法辅助阅读教学的开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降低语文阅读的难度。例如,在小学语文课程《草虫的村落》这一课的阅读指导中,为了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本科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大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先将课文分为11个自然段,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谧”、“巷”、“俏”等生字或需解释的词用“—”画出来,用波浪线勾画出“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等重点句。在授课时将一些学生疑惑的地方逐一讲解。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符号批注”有助于学生读通全文,梳理脉络,粗知大概内容。“符号式”阅读批注简单而又易行,趣味性十足,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记忆,又有利于读中摘录和读后检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情趣。
2.2创新“批注式”阅读教学目标与方式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指导中,教师要结合阅读的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制定阅读教学目标,阅读目标可以为了提升学生语感,语言表达,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等。只有学生在明确阅读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批注,提高阅读效率。另外在阅读指导方式上,教师要注意创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可积极融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批注阅读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形象直观的指导。让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中高效地掌握阅读的技巧。阅读教学的形式还可采用学生授课,教师听讲的创新方式,如此学生便会巩固阅读教学的巧妙方法,还能够巩固阅读知识,可谓是事倍功半。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也可被用于阅读教学,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同伴讨论、小组交流以及班级辩论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内容的多样化理解,对阅读批注的交流互动,从而促使其阅读理解能力的丰富发展。例如在对《窃读记》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设定阅读总目标为“把握作者不同时期的情感变化及其所用的情感关键词,构想作者的身份和所处场景,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并结合自己难忘的阅读经历,深入体会作者对于书和知识热爱。”并在初读时的对结构、字词、思路上的初步理解和疑难标注,再读时重点字词、修辞、表达方式等的掌握以及三读时情感的感悟与联想、问题的解决与再创造、仿写续写的自我情感表达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并对每一阶段的阅读时间进行量化设定,以为学生批注式阅读的阶段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阅读“批注”
“批注式”阅读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个性化的批注阅读,通过自主性的批注式阅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个性,这对于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课后我问过学生,关于批注式阅读学习他们有哪些困惑,学生说,自己除了会从有疑问的角度进行批注外,不太会从其他几个角度做批注,因而不敢批注,怕出错。因此,在批注式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在学生掌握批注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批注,错了不可怕,只有多试几次、多进行实践,才能掌握正确的批注方法。有的老师过于强调阅读、批注的标准答案,这是不对的。批注是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后得出的结论,每个学生的思维不同,因此在同一个地方做出的批注也不同。要加强学生的阅读主体性,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寻找合适的文章,带领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加强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3.结语
总之,批注式阅读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充分体现,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引领下将它运用于语文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批注与学生的阅读量、课外知识的积累、个人生活经验、阅读能力及教师的引导评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不能要求学生面面俱到,更不能“一刀切”,教师应该长期坚持,扎实课堂教学,灵活运用上述策略展开阅读教学,多做读书笔记、多摘抄,多总结批注的方法,不断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从而培养学进行批注式阅读的好习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影.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24):306.
[2]杨继兵.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J].文教资料,2019(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