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期   作者:马金鑫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开展,学生不仅要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开展,学生不仅要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生命教育也逐渐提上日程。素质教育提倡人文观念,所谓人文的真正含义就是生命教育。现在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但对生命的真正含义理解的并不透彻,再加上社会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有关学生生命安全的事件接连发生。初中语文学科的设计有很强的人文性,渗透着人文关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势在必行。本篇文章就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生命教育展开讨论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生命教育
引言: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生命教育是开展其它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学生只有了解生命的真正含义,才能使教育变得有意义。初中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正是因为这一显著特点,才能使初中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充分结合。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概述
         近几年,经常有学生伤人事件频频曝出,学生因为某种压力跳楼轻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部分青少年对生命非常轻视,所以,加强青少年对生命的认知和热爱尤为重要[1]。
         从根本来说,生命教育包含了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的所有方面,不单单是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还包括人的成长和发展,更深层次的说就是人的本性和价值。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充满朝气的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更要理解生命的真谛和生命完整的意义,创造生命的积极价值。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课堂有效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究
         (一)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德育点”
         初中语文学科洋溢着一种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富含生命教育意义的主题,突出爱与生命的价值。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感受亲情以及亲情所带来的温暖。在语文的课程设置中,有很多与亲情相关的文章,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素材,及时做好拓展,使学生认识到亲情的珍贵,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比如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让学生理解父亲对作者的爱,由此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与关心。每个人对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亲情是最可贵的,亲情是相通的,也是一辈辈传承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亲情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取代的。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领悟友情,感受友情的珍贵。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种社会关系,也是这些社会关系丰富了人的各种情感。除了亲情,友情在生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朋友可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可在顺境中相互提携,缺少朋友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有关友情的文章,对学生展开相应的生命教育。比如教师在讲解《羚羊木雕》这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熟读文章,理解本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珍贵的友情。课文主人公和他朋友之间的友情没有任何杂质,心甘情愿的为对方付出,这种纯真的友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教师通过教学讲解,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内涵的剖析,感受友情的珍贵,并懂得珍惜友情。
         第三,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感受师生情的真挚。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也是最难忘的时光,教师在学生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是在毕业后的几年,甚至几十年,老师的影响都不会退却,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也就是说教师不单单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2]。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感受真挚的师生情。例如,教师在讲解《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要让学生体会到藤野先生对作者无私的帮助,而文章作者对藤野先生也充满了感激之情,对这段师生情深感怀念。从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校园生活,学会感恩老师对自己的付出和教诲,并珍惜师生之间最真挚的情谊。
         第四,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美好。最美的生命莫过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界中,小草不畏严寒露出绿色的小脑瓜东张西望;飞在高空的雄鹰自由翱翔;大海中快乐的鱼儿游来游去……大自然是值得我们敬畏的,同时又带给人们生的希望和力量。初中语文课程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的文章,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例如在讲授《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大地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这些优美的词句的运用,让人如其见景。美好的大自然,带给人们生的希望,教师可由此展开深层次的生命教育。
         (二)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基础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有话不敢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获取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3]。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生命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平等。
         (三)开展情景模式教学,为生命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
         教学离不开课堂,但更离不开实际生活。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情景模式教学,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让学生有能力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命情感的体验。例如,《海伦·凯勒》一文,虽然海伦身体残疾,但是她坚强、乐观,她的老师莎莉也给她帮助和关爱,让身残志坚的海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阳光。教师结束课堂教学后,可组织学生到康复中心做义工,通过帮助别人来感受生命的意义,通过亲身接触残疾人,用他们的坚强意志品质来激励自己。
结语:初中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设置可以有机结合生命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生命教育,不仅完成了教学改革,而且还强化了生命教育的意识,在保证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达到育人的效果,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好的完成素质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成雷.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对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0(10):75-76.
[2]柴海宾.如何构建初中语文课堂开放式教学模式[J].学周刊,2020(08):17-18.
[3]黄科;叶启绩.儒家生命智慧融入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0(02):141-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