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 “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
关键词:历史教学、家国情怀、价值观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历史学科的价值追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师的教育使命。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完成这一使命呢?我认为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创设历史情境,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设历史情境,在情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如,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我在课前播放影视剧《汉武大帝》的一个片段,以此设计情境,让学生快速穿越到汉武大帝统治时期的汉朝鼎盛时代;学习《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时播放《蒙古人》《美丽草原我的家》等优美动听的草原歌曲来创设教学情境,瞬间把学生带入到民族关系的学习之中,让同学们明白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学习《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的时候,适时地播放有关九一八事变的视频和歌曲《松花江上》,情感教育立即到位;讲《七七事变》时,播放MTV《大刀进行曲》,高亢的歌曲配以誓死保卫卢沟桥的二十九军大刀队砍杀日军的画面,激励中华儿女全民族抗战。
通过多种情境教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学习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不失为家国情怀教育的一种好方式。
二、充分运用历史教科书,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我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记载了多位推动历史发展的著名人物,如屈原、岳飞、戚继光、顾炎武、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这些中华英杰都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帮助其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伟大理想。
三,解读教材插图,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历史插图是将历史发展的某一“瞬间”“锁定”在画面上,以其画面内容反应相应的课文主题,是形象化了的历史教材,因此有“历史从插图中走出来”之说。现行的历史教材配备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插图,它既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重要工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作用不可忽视。有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一直重视教材插图的使用,充分挖掘出这些插图背后蕴含的教育信息,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如,学习半坡人的人面鱼纹盆时我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观察、探究和思考,最后达成这样的共识:半坡人已经使用陶器,会捕鱼,人类的活动空间比以前扩大了;半坡人已经有了原始绘画艺术,并以此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由此得出结论:我们的祖先是多么地富有智慧。
学习丝绸之路时,我充分运用教材“丝绸之路”路线图,引导学生想象汉朝时期成群结队的中国商人,赶着驼有大包大包丝绸的骆驼队,在塞外荒漠上艰难行进的情景,感受汉代丝绸之路开拓者们不怕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从而体会丝路的开通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然后,与今天的“一带一路”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当代“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又如七下教材的毕昇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毕昇右手托着活字,左手拿着用黏土做成并经火烧成的陶字。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成果,笑逐颜开。正是他手中的这种活字,比欧洲的发明早了400年,开辟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由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硕果只能靠辛勤劳动获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横贯今辽宁、河北、北京、内蒙占、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9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明长城的修建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量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对明朝防御掠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定,开发边远地区,保护中国与西北域外的交通联系都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高度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通过对一幅长城图的解读,家国情怀教育水到渠成。
四、利用史料实证,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我们的历史教材具有容量大、涵盖广、综合性强等特点,为了“减负”,很多课文只剩一些条条框框,这样的教材学生读来会有枯燥无味之感,有的学生因此会不喜欢历史课。所以,要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必须补充鲜活的相关史料。
但历史史料浩如烟海,必须在浩瀚的史料中选择和教学内容最匹配的史料来实证。如,学习隋朝大运河时,我通过补充如下史料,完成对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
史料1 隋朝大运河与世界著名运河比较表:
史料2“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史料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皮日休《皮子文薮·汴河铭》)
史料4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直到今天它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它的开通不仅沟通了南北经济交流,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更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
当然还可以继续补充其他史料,说明大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再如,学习《经济体制改革》一课,我补充丰富的改革开放带来变化的图片、视频等,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完成“家国情怀”教育。
五、通过历史活动课,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历史教学除了我们熟知的传统课堂,每学期还可以安排一些活动课:走出校园,走进本地的博物馆(莒县博物馆)、走进考古遗址现场(两城遗址、尧王城遗址等);开展《历史人物说与评说?》的历史辩论会,对秦皇汉武的评价、对岳飞、文天祥的评价等;还可以开展《历史故事我来讲》的活动,通过讲百年近代中国故事等,引导学生体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引领学生体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种悲壮和奋发图强,体味到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发向上的精神。学生参与、准备的过程就是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过程。
当然,历史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方法,老师们无论选取哪一种方法都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而定,适合的、恰当的才是最好的。
总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必须落实到每一节历史课中,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这就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姚晓玲.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6):182.
[2]吴永健.课堂史料实证的教学定位及落地要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5):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