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期   作者:李 萍
[导读]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是一种单一枯燥的教育模式

         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是一种单一枯燥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高级学习。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的改革,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水平,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基本素养。首先,教师要有清晰的历史基本素养观,积极鼓励学生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引言
         运用史料进行史证,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助力作用。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史料史证的重要意义,精心选用史料运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实证历史学习,同时创新地运用声像史料,运用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
         (一)核心素养的具体定义
          “核心素养”一词的产生源于“OECD”中的一项对“人的关键能力”探求的计划,此计划正式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推向世界,随后美国也启动了21世纪能力建设计划,基本识字一词在其中广泛出现,其影响开始像龙卷风一样席卷地球。而中国教育界正式把发展核心素养提上日程的时间是2016年,为我国以核心素养为学习目标的素质教育开创了新局面。基本素养的概念是一个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身心发展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最关键的生产素质,是健全人格、健康的最基本组成部分,缺乏基本素养的任何要素,人格发展都会有不可弥补的缺陷,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中,它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实现未来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定义
         历史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延伸,是将核心素养细化到历史学科中,它是指通过让学生参与历史教育过程,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从而内涵非智力因素,如非智力价值观、态度、基于学科知识的动机,这些因素《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国历史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为目标,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我国的基本历史素质应分为历史时空观、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历史价值和历史材料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因此,如果你想在历史教学中研究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针对性地从这五个方面进行
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在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成绩看成第一要素
         历史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性和终身学习性,并在学习中培养其历史情怀,能更多的感知历史并指导实际的生活。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知识很少。历史课作为一门主修课程,教师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往往只有成绩,认为只要学生成绩提高了其他方面就可以忽略。这样的教学思路学生只是学会了对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在学习历史中不带有个人的思想看法和感情,不能自律和自主地学习,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得不到培养,历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很差,培养的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很少。现阶段教学不断创新和拓展核心素养逐渐受到重视,终结性的评价已不适应实际的教学需求。历史教师在评价时过于注重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忽略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和思考。所以历史教师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课堂当中的表现来进行教学引导和评价,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时要注重历史知识的综合素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教师也要注重科学性的引导善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把握能力,从而完善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信心。并且教师也要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创新历史教学的观念,增强历史教学的创新性。


         (二)历史教学脱离学生日常生活
         历史课程是一门特别注重将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学科,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当前历史教学中,教师过度地讲解书面知识,不去将知识进行延伸,造成学生只知道过去的历史,而无法用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去审视现在的生活,无法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己生长和社会现实的面上,不能从历史中获取足够的价值,并从实践面体现历史学习价值。因此,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比较差。
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确立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正处于叛逆的时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以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因此,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每堂课程做好规划,设计课堂教学,尽量不浪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科中的内涵,但是核心素质的培养不能急于一时,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点一点地渗透,逐渐让学生喜欢历史、研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史料实证等能力。要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并且尊重社会的差异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首要目标。
         (二)教师要拓展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且教师也要注重结合视频和音乐拓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塑造一个高效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当中。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播放历史相关的视频来开展高效性的历史教学引导工作,有效提高历史的教学科学性和严谨性,引导学生根据视频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点以及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历史教师也要不断加深历史教学的严谨度,借助历史事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当课堂老师,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三)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由于初中学生性格特点较为活泼,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免会给初中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性格特点以及学习状态,本着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历史教学,利用历史课文内容,通过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知识学习和思考,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学习自信心,提高历史教学的深刻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多与教师进行沟通,完善学生的学习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并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变思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性,采用循序渐进式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总之,运用史料进行史证,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助力作用。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史料史证的重要意义,精心选用史料运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实证历史学习,同时创新地运用声像史料,运用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睿.探究小学美术教学加强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26-127.
[2]程树平.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54.
[3]祁生琴.浅述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14-16.
[4]王珩.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对策探析[J].才智,2019(30):73.
[5]张绍俊.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史学思想方法理论与教学实践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