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科思维品质,尤其是评判性思维,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主要关注如何将学生学科思维训练与发展语言综合能力相结合,提升学生思维层次,利用评判性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教学;评判性阅读
一、研究背景
根据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涉及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发展目标,是每一位学生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素养。英语阅读的深层探究决定了学生思维层次的深度,如何通过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实现核心素养目标、提升学生深层思维能力就成为英语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时的重要导向。
对于高中阶段英语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提出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上呈现了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和实践性,从语用能力和语言表达的维度上体现了英语语言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从情感态度与文化价值的维度反映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具体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适时转换自己的角色,由原先的“教”变为“导”,从过去的关注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注重语言的实践和应用才能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提升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是一个为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类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上结合课文分析,利用阅读策略,深层理解阅读文本,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
二、核心素养对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能力要求
(一)、培养语言与知识运用能力。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师应注重学生在语言和知识运用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给学生们营造一种民主的学习环境,加强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操练,挖掘教材的内涵,设计多种语言活动和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从各个维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事实上,不少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设计好的教学步骤,并没有站在课堂的主体、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有关文本理解活动设计的有效性,过分追求课堂设计的完成度,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活动参与情况。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应该是结合文本语境的阅读教学,而不应该将课堂过多的精力放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上,浮于表面的文本阅读课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文本内容和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等,从而导致课堂的低效甚至无效。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特定文章的理解与教学拓展,在文本解读活动中体验语言、解构语篇,建立起语言形式与文本意义的联系,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情景化[2]。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培养学生语言、语用能力、思维活动、阅读策略等和文本内容信息之间的关系,关注阅读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积极思维;关注阅读内容理解、学生思维培养和语言训练的有机结合。
(二)、提升学科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3]。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带领学生理解文本中不同层次的涵义,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探究意识。
传统意义上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通常包括“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读前活动往往是阅读课的主题导入,目的是为了激发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共鸣,为后面的阅读活动作准备;读中阶段主要包括对语篇结构梳理和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与分析;读后活动往往是对读中活动的巩固和拓展。思维品质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读前、读中和读后各个阶段。教师应设置多层次多角度的问题,调动思维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阅读技能,可以通过一系列阅读活动,如:预测上下文(predicting)、略读(skimming)、找读(scanning)等,引导学生理清文中事实和观点;通过猜测词义、推理判断和分段概括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弄清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通过理解文章表层信息(Identifying facts and opinions)、理解文本信息间的相互联系(Inquiring relationships)以及理解文本观点(Interpreting ideas)等各项阅读活动达到理解语篇和训练思维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三)、培养英语阅读评判性思维
按照课程标准,思维品质的培养分四个层面:“辨识与分类、分析与判断、概括与构建、批判与创新”[4]。评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形式,它要求读者运用评判性思维方法如:预测、分析、推理、结论、判断等来深入理解阅读材料。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深入理解语篇结构需要多元视角,让学生主动阅读、积极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多种评判性思维方法深刻理解阅读材料。教师在设计阅读问题的时候,应考虑问题的科学性、层次性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深层分析、推断和评价性问题,促进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深入加工和处理,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
评判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带着理解和欣赏的眼光,客观评价甚至质疑文本中的语言使用,从而深化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内容。培养评判性思维,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还应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文本语言,如细节描写的生动入微、恰当多样的修辞手法等,引导同学关注文本隐含的寓意,体验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比较、推理、评价等策略开拓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三、思考与总结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评判性阅读的主体对象是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果。阅读教学中设置情境,让学生静下心来带着问题阅读,深刻理解阅读材料,在阅读实践中检验自己对阅读策略的掌握和运用,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英语学习.2017(2):19-23.
[2].葛炳芳. 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9 .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