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期   作者: 潘远菊
[导读] 教学评一致性就是要求我们基于课程标准去整体性、一致性思考四个问题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就是要求我们基于课程标准去整体性、一致性思考四个问题:我要带学生到哪里去,基本的素材有哪些,怎么带他们去,怎么知道他们到了那里,也就是要求必须围绕目标,考虑“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堂的评”要保持一致性。
         【关键字】: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评价任务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活动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结合我们团队的研究与实践认为应涉及学习目标的制定与叙写,评价任务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等内容。下面就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谈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途径与策略。
         一、制定精确的学习目标,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
         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学习目标必须源于课程标准,先于教学内容而存在,也就是说找到制定目标的依据是第一位的,这个依据要从“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来确定。
         (一)找到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数感。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教材分析
         教材第46页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问题素材,一方面构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将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另一方面更突出了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为明确乘法的意义。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3.学情分析
         为了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起点,对学生的学情摸准,在课前进行了前测调研,85%的学生都不认识乘号,也不能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且对乘法的意义比较模糊。
         (二)制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不仅需要考虑课标、教材和学情;还要思考谁来学,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得怎么样等问题,同时考虑目标撰写尽可能是可检测、可评估的;最后撰写成:“通过什么内容和方式学习,理解或会做什么,提高或体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这种句式,每条目标的叙写需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通过几番修改,本节课学习目标确定为三条:一是通过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能说出几个几相加,会把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二是在交流创造运算符号、尝试写法中,建立乘法模型,体会乘法的意义;三是在列式和改写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二、设计有效的评价任务,推进教学评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需取决于教师的评价素养。评价素养则表现为坚持育人理念、确定清晰的目标、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获取与目标达成相关的学习信息、解释这些信息并做出反馈或进行指导。
         而且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必须是围绕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先于教学设计。主要根据学习目标拟定评价任务,从“谁来评?怎么评?评什么?”三个方面来设计;要表述清楚评价任务,可以“一个评价任务只检测一个学习目标,多个评价任务同时检测一个学习目标,一个评价任务同时检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目标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能力点”等方式。结合以上要求,通过多次研磨,本节课的评价任务为两条:一是通过创设的情境获取数学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边圈边数“几个几”连加,小组内对比找出三个加法算式的共同点。二是在认知冲突中,自己思考更简便的表示方法;与同桌交流创造运算符号;通过看微课和自己尝试写法过程中建立乘法模型;自己会把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小组内说出它们的意义。
         三、组织高效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
         有了学习目标,有了指向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然后必须考虑指向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设计。这节课结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材46-48页)以及评价任务,我们组织了“数数活动——超市购物(学习几个几相加)———乘法建构(多个几个几相加)——挑战闯关(用好主题图)”四个教学活动,采用“数数导入积累经验——提供信息发现问题——认知冲突引入乘法——巩固深化拓展应用——全课总结内化反思”五个教学环节来实施。为了能一眼看清楚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如何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我们一一对应列举“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设计表格,填写相关内容,检查三者之间是否匹配,是否可操作,是否可检测。备课时用 “学习环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设计意图”对应式”框架,通过对应式备课与以学习目标为核心,评价任务为前提的一致性实施,实现从学习目标出发,优先设计评价任务,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本节课的目标,是一种双向式见证。
         综上所述,落实“教学评的一致性”必须基于标准,基本路径是“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基本策略是采用“‘表格化’匹配,‘对应式’框架备课”。我想:“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索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与变革,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一定会从偶一为之的无心插柳走向高度自觉的日常必然,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教师教学走向深度。
        
参考文献:
         [1]崔允漷  夏雪梅  “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G63 B??1002-2384(2013)01-0004-0
         [2]张菊荣  如何成就好课:一致性地思考目标、评价与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 , 2014 (16) :7-11
        
         注:本文系2018年度重庆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有经费课题《基于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课题立项号:2018-17-072)的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