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小学四年级《轻叩诗歌大门》教学随笔

发表时间:2020/5/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期   作者:刘荣玲
[导读] 疫情期间,网课将老师们变成“主播”
         疫情期间,网课将老师们变成“主播”,坚守其中的我们知道,网在其间的,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经历了新奇,观望,无所适从,逐渐适应到步入疲惫状态。我们都需要审视自己的教和学,从中寻求快乐,继续坚守到开学的到来。
         新技术手段下的教学有它独特的优越性,能很好地实现一对一的指导与帮扶。孩子们在不断适应和学习,他们获得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可见可感的。
         我在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捕获了一些微光。“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第三单元,以诗意的语言引导孩子们,发现世界,发现美,感受美。本单元,编者主要的意图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同时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举办诗歌朗诵会。
          读着,赏着,孩子们的心灵之弦被轻轻扣动——原来现代诗歌竟如此有意思,一棵树,一朵花,一件事,一个场景等等,都可以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作为情感的寄托意象。他们也拿起手中的笔,创作属于他们的诗歌,犹如稚子学步,文字虽稚嫩,但迈开这一步,对他们来说是那么重要,每一步的尝试都给他们带来全新的感受。他们的视野里又添了一抹绚丽色彩,发现美、塑造美的新体验吸引着他们不断探索,不断自我肯定。这也是编者在四年级下期开始开设诗歌综合学习的用意之一。在《轻叩诗歌大门》的教学实践中,孩子们品读,赏析,与诗人产生共鸣,在读中联想,体味,创作,仿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疫情期间,我还推荐了小古文50则,孩子们有选择性的挑战诵读,有的也学着样子写起了小古文 。通过诵读,吟诵,他们有的也依样画葫芦,开始创作,在我的眼里,他们都充满灵气。
     春暖,而美。夜空中繁星点点,似一只只明目。吾举头望星,众星闪烁,心愉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吟诵过程中,丁淼鑫同学跃跃欲试,她说,她心血来潮地用小古文的方式创作了一篇,发给我让我看一看。好个“心血来潮”,我们的创作灵感不就是那一次次的“心血来潮”吗?她以小古文的方式作文,蛮有画面感,语言凝练,情景交融!所以,我转发给同学们,告诉他们情感的丰富,胸中的积淀都缘自多读,多背,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写!我们只有以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逐渐厚实。
         华蓥多梨树。春日花开,清香袭人。花团锦簇。其瓣星星点点,如云,如雪。春风拂来,婀娜多姿,花飞如雪。
         “文改三遍添新意”,刘嘉玲同学几易其稿,这则《梨花》诞生了。华蓥,是刘嘉玲同学外婆的家乡,小作者借代表她心中最美的事物——梨花,抒发对外婆的家乡的热爱和对外婆的思念之情。

在平常,我批阅习作后,孩子们很少主动花心思再次修改,是网络教学搭建了一对一指导的平台,调动了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对于小古文,现代诗歌创作要随意得多,孩子们的脑子里装满了奇思妙想,看到的,想到的,都能入诗。
         这是什么?/是一只只小眼睛?/一眨一眨,/忽暗忽亮,/看懂我的心事,……李幸阳同学,以星为赞美对象,把它们比作“一只只小眼睛”,最绝的是,这些小眼睛竟然能看透“我的心事”,耐人寻味!
         有妈妈无微不至地关爱,马骏同学在这个假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静柔弱的他渐渐自信起来。他笔下的《春》充满童趣,《地丁》小中见大,“……是花,亦是药,/待到残红凋谢后,/亦能献身为医药”借地丁讴歌了平凡而又伟大的群体。
         三八妇女节时,付雨晨同学有感老师上网课的艰辛,为老师们写下一首小诗,希望老师“别担心,还有我们中的大多数,/已不再顽皮,/帮您分担,扛起应该抗的旗。……”她说“闪光的屏幕,伤了眼,伤了神,/请您放心,我们定不会让您再伤心!/我们已经学会,怎样爱您!”其实孩子们心细如发,他们的理解和关爱让老师们感到慰藉。
         听到老师们在为开学做准备,丁淼鑫说:“如果我拥有抗毒的盔甲,/我就飞到您的身旁,/替替您的双手,/累了,我们互相偎依,您肯定不会嫌弃我柔弱的肩膀。”
         清明节时,付雨晨由衷地敬佩抗击疫情和木里灭火的英雄,她写道:他们并不曾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那个地方/再也没有疾病和苦痛/他们在这个春天长进了我们的心田。
         ……
         纵观孩子们的文字,尽管稚嫩,但那一颗颗火热的心却在字里行间跃动,他们不是冷漠的一代,他们只是不知道该怎样表白。我们也以美丽的眼睛去看他们,幸福感的获得其实就这么简单。
         《课程标准》要求三四年级孩子“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常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现代诗歌语言表达最具新鲜感,尤其是反常搭配的语言,不同于日常语言的逻辑思维,“陌生化”处理后塑造了全新的意象,大大刷新着读者的独特阅读体验。因此仿写也是为学生搭建积累和使用这样具有新鲜感的语言平台,让他们在仿中练,在仿中创作,潜移默化中渐渐习得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