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写作是重点也是难点。传统学习过程中,教师习惯用统一的模板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规范,致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具有明显的形式化和格式化特点。这不仅打击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在个性化的发展理念下,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策略,带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写作学习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在技巧运用还是素材选择方面都有一定的积累经验和处理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逐步探索出适应于自身的写作风格。文章创作从来都是创作者的实践经历和认知水平的综合反映,僵硬化的学习模式只会产生八股类型的应试文章。基于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文章创作的自主探索,从而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个性化文章。
一、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探索
文章是创作者对事件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都依托于个人独特的认知体验。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智和思想都越来越成熟,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个性化体验的启发。另外,文章的措辞技巧和谋篇布局安排也是学生在日常语文积累中的体现,临时的写作方法讲授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些能力的获得和习惯的培养都是在日积月累中逐步实现的。因此,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探索,注重对日常写作知识的积累,然后根据实际的写作需要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对文章创作做到心中有数。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写作经验进行交流分享,通过作品展示或者美文欣赏等方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视野,从而产生写作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形式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生活实践是学生文章创作的第一来源,学生需要去观察生活,对生活想象和背后蕴含的道理思想进行探究分析,从而提升热爱生活,热爱创作的情感基础,使文章充满真情实感的生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随笔写作的习惯,将从文本阅读中获得的启发进行丰富的再创作活动,不限定体裁和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发挥,为文章个性化创作提供可能。
二、丰富认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素材积累
写作体现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水平,反映着学生的眼界视野和思想态度。行为实践是学生积累素材的根本方式,但并不是唯一途径,阅读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扩大认知视野的重要方法。而且高中生现阶段的生活主要围绕着整体的学习活动展开,所见所闻的范围有限,阅读可以有效弥补实践方面的不足。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进行丰富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认知视野,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的取用。
比如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阅读内容和生活有效联系起来,为学生深化理解感受创造条件,进而为个性化创作提供可能。就如同《荷塘月色》中的景色描写,学生不能仅仅站在欣赏的角度去体味它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还要结合身边的风景进行对比,思考个人创作的方向和思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进行课外阅读数目的推荐,引导进行阅读感想的分析讨论活动,实现集思广益、博览众长的阅读效果。同时阅读的范围可以更加广泛化和延伸化。现在很多的教育类型的电视节目也可以起到丰富语文知识的作用。同时这样的表现形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借助声色光影的表现形式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长久的记忆效果。比如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国宝档案》等,都可以实现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教育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使文章遣词造句更加富有诗情画意,使认知思维更加深刻和独特。总之,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面为学生个人写作提供指引。
三、学会反思,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点评活动
学生作为写作活动的主体,必须对文章创作具有正确的评价欣赏能力,才能从反思总结中逐步提升写作能力。这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实现写作进步的必然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章的自主评价和修改,提升对文章技巧的感悟能力。
比如,教师先指导学生作文评价的细则和规范,为有效评价作文提供能力基础,然后进行相应的评改活动,并写下评语,对优缺点进行整理,然后进行集体传阅和讨论,教师给出总结性的指导意见。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参与过程中,不断提升写作感悟,同时也会和个人创作进行对比和反思,为个人写作的探索创新提供参考意见。
总之,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和逐步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灵活运用,根据具体学情不断探索有效途径,从而切实改变写作难的长期困境。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J]. 于英姿. 华夏教师. 2019(20)
[2]试论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赵林梅.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9(08)
[3]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梁柱. 文学教育(下).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