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期   作者:程银珠
[导读]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一直备受关注,
        摘 要: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究和改变,思维导图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本文将结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从而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更好的推进小学三年级语文的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三年级;应用

        思维导图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效果都很明显,因此,教育界也逐渐引入了思维导图这一方法。思维导图是用来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生动的表达出来每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在上个世纪末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我国教育界从2011年才开始渐渐关注思维导图这一模式,其后思维导图也起到了不可衡量的作用。如果能将思维导图更好地应用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这将为语文教学带来很好的效果。
        1 思维导图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形式体现
        1.1 时间推移图
        时间推移图,就是根据时间的推移,通过一些表达时间的词语来组成的思维导图。在文章有明显的时间变化时,用时间推移图概括文章内容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一个晚上”、“第二天”、“二十一天后”等标志时间性的词语,来疏通文章脉络,从而找到为什么老屋不倒的原因。
        1.2 人物关系图
        在文章中人物较多的时候,学生非常容易把人物搞混乱,运用人物关系图能够更好地理清同学们的思路,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走向。比如当老师为同学们叙述一个小故事的时候,同学们如果能够建立清晰的人物关系图,那么文章的情节就会显得更加清晰。
        1.3 事情变化图
        在文章人物不多时,可以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来概括文章。这个时候运用事情变化图是十分有效的,它能够更加简洁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例如,在学习《一块奶酪》时,我们可以找到起因是蚂蚁队长要带点一队小蚂蚁搬运粮食,并且规定在搬运的过程中不能偷嘴;经过是蚂蚁队长在搬运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扯掉了一小块奶酪,大家都想吃奶酪;结果是蚂蚁队长将这一小块奶酪留给了队伍中最小的一只蚂蚁,因此大家都又服气的努力干活了。当然在此过程中老师不能直接把起因经过结果等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总结。如果事情变化图编好了,那么文章读起来就容易多了。
        1.4 中心发散图
        中心发散图,它是围绕某一物为中心,并以此物中心从各个方面发散思维。 比如在学习《火烧云》这一课时,可以关键词火烧云为中心,从颜色变化、形态变化等描写了火烧云,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完整的对火烧云的特色进行感知。


        2 思维导图应用在语文学科中的意义
        2.1 梳理文章内容
        当学习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时,就可以先总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建立一个完整的事情变化图,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概括能力,还可以使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因此,在学习课文时,要学会提取文章中相关的关键词,建立完善的思维体系,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对课文进行理解。
        2.2 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的阅读能力大多已经建立起来了,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当阅读到比较复杂的文章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从而把握文章的主体。这样能为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后期翻阅阅读笔记时也能一目了然,也为后期做复杂的阅读培养了一个良好的习惯。
        2.3 便于同学们复习
        众所周知,思维导图不像传统的笔记那样杂乱,他主要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并存,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晰明了。如果在学习时能够很好的运用思维导图,再对每一个单元进行总结。也可以对每一个知识板块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积累。在学生进行总复习时,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复习资料。
        2.4 思维导图可以展现学习的成果
        思维导图不仅仅可以用于语文学习中,也可以运用于学习成果的展现中。在进行每次测评之后,学生都可以将自己各项得分和成果总结于思维导图中,可以清晰地对自己在语文各方面的得分有一个认知,从而找出自己的强项和薄弱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们查漏补缺,以及语文学科的统筹学习。
        3 使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使思路更加清晰,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复习的时候,也能把精力集中在主要的知识点上,从而节省了复习的精力和时间。利用思维导图,无形间也会提升学生们的总结能力,也可以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结合起来灵活的运用。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模式,把它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去,能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有利于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让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挥,不仅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要不断的探究,将思维导图更好地应用在小学三年级语文的学习中,从而更好的便利三年级语文的教学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曾茜茜.思维导图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2):28.
    [2]王艳玲.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6):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