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期   作者:张仕才
[导读] 众所周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人们受益终身,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摘要:众所周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让人们受益终身,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奠定学习基础的黄金时期,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展开了分析与研究,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前言: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只有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在语文学习中得到乐趣与成就感,他们的学习效率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真正实现语文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同步提升。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一点心得,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学研究起到参考作用。
一、规范书写学习习惯的培养
        规范书写习惯是学生最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之一,能够使其受益终身[1]。所有课程都要求学生能够规范书写,这样才不会出现由于书写不清晰而答题错误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规范写作的学习习惯,向他们解释规范写作的要求,展示正确的书写方法,并严格培训他们。使他们的书写达到规定标准。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及时纠正他们在书写中的错误,并为了鼓励其规范书写,应该对书写姿势正确、书写标准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以此强化他们规范书写的意识,使其成为其他学生模仿的榜样,从而让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能够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二、认真听讲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普遍认真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是极其重要的[2]。“听”是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只有会“听”课,才学好知识。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能长时间的集中专注力,并且他们还急于表现自己,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其有效引导,学生则会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教师要制定相应课程规则对其进行约束,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认真听讲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该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所以,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正确听讲的方法,并利用有效提问、游戏教学等方式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养成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三、良好预习学习习惯的培养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3]。因此,在小学课堂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获得成就感,从而强化他们自主预习的意识,使其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首先,需要熟悉将要学习文章当中的生字与词,并自行通过查要工具书弄清其含义。其次,阅读文章至少三遍以上,并尝试为文章划分段落,并用文字的方式总结文章的内涵。最后,将自主预习过程中,不明白又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主动提出和教师进行交流。例如,通过对《赠刘景文》这首古诗的预习,学生会认了“赠、刘”等8个生字,并通过查找工具书初步理解了“荷尽、菊残”等词意,并且可以比较流利的朗读古诗,但对“擎雨盖”的意思和作者通过歌咏初冬景物来勉励好友的内涵没能理解,带着这样的问题到课堂中学习,语文教学的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
四、主动提问学习习惯的培养
        主动提问意识和不懂就问的习惯是学生进步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就是说,只有善于质疑、敢于质疑、不懂就问、主动提问对于学习帮助是巨大的。通过观察发现在课堂中很多学生胆小,并不敢主动质疑、主动提问,“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不懂就问、主动提问,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和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例如,在《不懂就要问》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就可以通过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向孙中山先生学习勤学好问的精神,使其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提问习惯。并且,教师应该让学生建立“问题积累本”,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旁白处写上正确答案,以便日后复习和巩固。
五、高效完成任务习惯的培养
        教学实践发现,不少小学生都有拖拉、效率低的不良习惯,这明显阻碍了他们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以减负增效的基础上,教学要通过合理布置课后作业来训练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后作业的面罩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特点。作业要杜绝题海战术,少而精,能够起到巩固作用即可。其次,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适当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任务,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热情,提升他们完成任务的效率,使其将完成学习任务当作一种乐趣。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其能够受益终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总结,从而找到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杜学苹.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0,22(04):186.
[2]赵惠娉.谈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J].才智,2020(02):59.
[3]耿生炯.浅谈小学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