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PDCA循环指导教学,分析现状,有效制定教学目标,以目标为主线,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步步落实,认真检查计划的执行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才能真正达成目标,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PDCA;小学数学;分析;教学目标
我校数学组于2017年9月申报了县级课题《基于PDCA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的案例研究》,在教学中利用PDCA循环指导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本人就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中的“一个数除以小数”为例,浅谈基于PDCA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的一些想法:
一、计划阶段,即P(Plan)阶段,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是关键,有了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条有理,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们的做法是:
(一)分析学生特征:
准确地了解学生特征,是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依据。学生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必需的已有知识与经验基础?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学生的学习困难在哪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喜欢的方式是什么?老师可以通过课前问卷测试、访谈等去了解。
基于此我们对“一个数除以小数”这节课的学生特征分析如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小数除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对笔算除法比较熟悉,也基本有了从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到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其次,根据对学生进行课前测试得知,学生对于已经学习过了的商不变的规律、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单独拿出某一个知识点,他们基本都能答对,但要解决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就要把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到一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对算理的理解难以掌握。
(二)分析资源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切实把握教材的特点,要分析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是怎样呈现的,知识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要读懂教材上的每一幅图片,每一句话,每一个符号,每一行文字都告诉我们什么,以及每一个知识内容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什么。要分析教材的变化,我们在上“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前,对人教版、冀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教材进行了对比,并认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切实领会编者的意图,确定好教学的起点和方向,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对该部分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从学生不同的智能活动点出发,可以把数学教学内容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三大类。课程目标中对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使用的行为动词不一样,教学目标的定位也不一样,准确把握每一个目标行为动词的准确内涵,是制定可行目标的前提。
二、 实施阶段,即D(Do)阶段,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1. 导入直奔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在课堂起始阶段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导入课堂之初便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教学双方进行有效配合呢?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情况需要我们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导入课堂教学,在导入环节必须直奔目标。如在“一个数除以小数”这节课,李老师就这样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大家都学得不错。今天我把难度加大,把除数变成了小数,你还会算吗?”李老师先表扬学生前面的知识学得好,把除数变成小数,难度加大,你还会吗?学生一听,更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知识学习中去,变好奇为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和学围绕目标进行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课堂教学目标, 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自觉控制,使所有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来展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立,所提问题要仅仅围绕本课内容而展开.但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许多教学细节是无法预料的。对于一些新鲜的知识总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阶段当中,可能会提出相应的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能对这样的质疑声音进行约束,而是需要在进行完整听取之后,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解惑,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善于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让课堂的生成是在教学流程调控下的生成,是朝着教学目标方向的生成,做到既扎实又灵活地落实教学目标。学生的质疑有时就不在教师的预设范围内,而这个问题又关乎教学目标的达成,此时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这个生成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要有处理课堂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
三、检查阶段,即C(Check)阶段, 及时检查,反思有效教学目标
课后教师要及时自检整个教学过程,追问一下自己:“教学目标都达到了吗?”“还有哪些教学目标没有落实?”通过课后测评或练习,全面深入反思教学目标制定、落实的有效性,及时发现落实不到位的目标,查看目标是过高,还是不符合本班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以便今后再出现类似情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处理阶段,即A(Act)阶段,总结经验,解决没有落实的目标
教学有其延续性,教过了不是了结,教师在课后要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记下成功的教法学法使其成为今后教学的借鉴。对于没有落实的教学目标和存在的问题,要反思没有落实的原因,是目标过高还是教学方法不当或是教学内容过多学生接受不了等等,对于没有达到的目标,要在下一节课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落实。通过总结经验,老师才能在学生的“错误”中求发展,在教师的“失败”中得发展,在教材的“局限”上寻发展。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PDCA循环指导教学,有效制定教学目标,以目标为主线,精心组织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步步落实,才能真正达成目标,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洁芬. 基于“PDCA”理论的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调查分析[J]. 新教育(22):16-17.
[2]容志权. 讲求策略,追求高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漫谈[J]. 文理导航(下旬), 2018(4):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