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和与总结刍议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期   作者:张祖庆
[导读] 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观念科学合理的树立以及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分析和确定
        摘要:有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观念科学合理的树立以及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分析和确定。由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各个初中数学教师已经对学生学习认知的过程以及学生心理真实的感受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实际的课堂教学。基于此,本文将会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此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总结

        要想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进行提高,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合理导入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精细的、详细的讲解,然后对学生的例题训练进行强化[1]。如此方能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在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达到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课程导入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特点,初中数学也不例外。初中数学不仅有着内容的抽象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还包括着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时,应该以数学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科的科学性等为依据,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得能够在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时,实现对学生的良好数学教育。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考的引导时,还需要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进行培养,使得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实现对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由于每一节课的特点都有所不同,因而教师在导课时要以所要教授的知识特点为依据,进行精心的课程设计,使得能够在发挥学科知识特点的情况下,达到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提升。
        就比如说,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初二上册第二单元《实数》第一节当中的“认识无理数”知识时,就可以利用数学史导入的方式,引入进“祖冲之用割圆术对圆周率进行测量”的实例。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能够对圆周率和所要学习的无理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体会,从而能够在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的情况下,促进对学生思考的引发,进而达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再比如,教师在对北师大版初三上册第六单元的《反比例函数》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兴趣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对之前所学习的正比例函数知识进行回忆,并引导学生对正比例函数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思考反比例函数特点的引导[2]。通过这样的方式就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从而能够在加强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实现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二、要点精讲方式
        教师在课程导入成功之后,就需要对该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要点进行精讲。由于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教师应当在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这段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所要教授的精髓内容。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那就是教师要充分的明白,对知识的精讲不等于少讲和略讲。因此教师在精讲的过程中,需要对知识当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充分的把握,然后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对学生提出将预习功课做好,熟悉章节内容的要求,之后再将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讲解出来。使得能够在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题技巧进行培养和锻炼时,实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第五章的《一元一次方程》课程知识进行讲解之前,可以先引导学生主动的对课程知识进行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之后对方程的概念和作用等进行思考和分析。之后教师就可以将方程的解题技巧、解题思路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作为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调动出来,从而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也可以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加强。如此方能在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达到学生解题技巧和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增强[3]。
三、强化训练方式
        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掌握之后,教师就要将对学生的训练进行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住学生所学知识。而强化学生训练的方式,可以以学生所学的知识为依据,将一些相关的达标题设置出来,并让学生针对这些题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和检验。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全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并及时的发现、矫正和补救学生在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还有,在设置达标测试题时,教师需要将题型和题目的难易程度精心的选取和安排出来,使得能够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促进学生解题技能的提升。而面对课本上的例题,教师也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是以知识的定义、定理和公式为基础,让学生自己去做、对照和评判的基础例题,这种例题需要学生自己在解答出来之后寻找出在解答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另一种则是当学生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例题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先思考,后动手,并在完成之后让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解答过程和最终答案进行点拨和总结,使得能够在加强学生对解题思路的掌握时,实现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加强。除此之外,当学生在遇到相同的题目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以不同的角度为出发点,对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索,使得在拓展学生解题思路的同时,促进学生解题技巧的加强。
        譬如,教师在对北师大版初一下册第四章《三角形》第三节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进行教学时,就需要在讲解完课程知识之后,对学生设置出强化的训练题[4]。比如“如果AB=CD,AD=BC,E,F是BD上的两点,且AE=CF,DE=BF,那么通过对图形的描绘,思考图中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例题训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加强。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利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之后,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使得能够在强化教学方法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在加强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时,达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海根.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2):59.
[2]葛弘政.优化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5):48-49.
[3]李惠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刍议[J].考试周刊,2016,(40):70-70.
[4]刘治国.初中数学课堂小结方法运用刍议[J].考试周刊,2015,(97):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