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学科的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1月   作者:苏辉
[导读] 数学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苏 辉 黑龙江省龙江县实验小学   黑龙江 龙江县161132
        摘要  数学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热情  感受生活 动手操作  思考问题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下是我在数学教学中,探索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让数学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第三单元《千克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课下去超市和菜市场,通过买卖交易真实地感受一下物品的质量。上课时学生带来了收集到的克和千克的物品,如盐、薯片、苹果等,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实际称量,再一次感受到物品的质量。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另外,多样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新奇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会使他们用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和感受知识的形成、探究的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除了学校培养外,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孩子大多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不要说自己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孩子自己的事,爷爷、奶奶们都大包大揽,更别提去接触一些生活了。所以这些孩子对生活事务的了解,几乎是零。那怎样使孩子在家里也能培养学习兴趣,走进数学、亲近数学呢?
        1、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我们每天接送孩子,看着街道两旁整齐的树木。和孩子一起探究、验证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象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数学,孩子就会逐渐像你一样拥有一双发现数学的眼睛。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数学观念,培养数学素养。
        2、动手操作数学。
        动手操作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情感,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布置学生回家每人长方形和正方形各制作一个。第二天上课时,学生汇报如何制作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也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乐学、善学,从而使他们在愉悦的操作活动中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維。又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圆柱的体积》时,指导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制作学具。课上教师适宜地提出问题: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近似的长方体。引导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概括出“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方法。

这些都是在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帮助孩子在玩中探索数学知识。
        3、适当地运用数学。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学生只有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学校在变换间操、课间舞蹈、升旗仪式队形时,我让学生思考如何由三排变成六排,由两排变成四排。学生们热情高涨,各抒己见,6是3的2倍,4是2的2倍。最后优化大家的想法,隔一名同学出来一名同学,队伍很快编排完毕。学生在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逐渐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二、培养学生自学数学的能力,增强学数学的自信。
        我在教学中一直奉行着“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学。”的理念,使学生意识到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一开始布置预习作业时,学生不知道怎样预习,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数学需要预习哪些内容,分门别类地记在课堂笔记上。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预习培养,学生渐渐学会并养成了预习的习惯。不需要老师再布置预习的作业,学生都做得非常完美。过多单一的作业,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如何布置作业,使学生每天把所学的内容很好地巩固,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我的做法就是改变作业的布置形式。每天我的学生们都是出题老师,出一张小卷,并做出答案,第二天用学生的卷纸去测试其他同学。出题同学负责批改讲解。由于作业有很大的灵活性、激励性,学生不再视作业为负担。而是出题热情空前高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就教得轻松,这种教学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增强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视角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能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数感”。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千以内数的认识”时,我把黄豆装到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请学生把手伸进去摸一下,估计黄豆的多少。学生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我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有多少粒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数一数。我马上抛出疑问:一粒一粒地数吗?学生讨论,一粒一粒地数耽误时间。小组合作怎么用最快的速度数出黄豆的多少。教师深入到学生当中适当引导。一些组10粒10粒地数,数一段时间后就乱了,于是小组讨论之后重新分工,每人数100粒堆在自己面前。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终于把问题解决了。
        大数,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加之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之甚少。建立表象认识就尤为困难。所以我让学生在看、摸、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中我还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生活中在不断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意识。学生的数学意识越强,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效。
        我认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能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率,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等,每年的课程变化都要心中有数。从而更好地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