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伟 龙江县第六中学 黑龙江 龙江县161132
摘要 具有合理而巧妙的发问技巧是一个数学教师是否成功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提问 技巧
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十几年来,我们常常要深入到同行的课堂去听评、评课,通过观察我发现,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一个好老师所设计的提问环节往往都具有前瞻性和预设性,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导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提问,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切入点,当然提问并不局限于课前,这一技巧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
一、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出问题。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我们知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兴奋点,并尽量保持兴奋的持久性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适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一个好的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奋点的良方,如果再把新课知识点蕴含于生动直观的导入环节,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导入新课。数学中的很多问题都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它们看得见,摸得着,有些学生亲身经历过,有些耳闻目睹过。因此利用这些问题引入新课,学生感到亲切,不莫生,这样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方程的应用》时,有一类打折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卖服装的视频,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现在卖服装都有哪些促销办法吗?”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打折”,有的说给“购物卡”,还有的同学说“买八赠一”等等,我不失时机地引导说:“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在这些促销办法中打折是最常见的促销手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方程解决有关打折的问题。这样在学生的积极的参与中导入了新课。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时,我借助农村中正在建筑的砖瓦房上的三角架来引入;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借助对称的建筑物等来引入,这都是学生所熟知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很好的导入了新课,为完成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开端。例如,在学习《垂直于弦的直径》一课时,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学习过《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吗?石拱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石拱桥的视频,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视频。”(播放课件)在学生观看视频后,我又说:“赵州桥是中国最早的石拱桥,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建筑结构蓄含着怎么的数学道理呢?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这样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导入的环节还包含着本节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学生都很想知道其中到底蓄含着怎样的数学知识,想去一探究竟,我认为,这一提问环节就是成功的。
二、抓住关键知识点,提出问题。
关键点,我的理解是指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十几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我发现在重、难点处提出问题,会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我在进行“三角形”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三角形的稳定性就是一个重点知识,于是我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的特性,这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思维活跃,答案很丰富,经过归纳整理,发现需要支撑和稳定的地方,三角形应用的特别广泛,从而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重点知识点。
三、巧妙利用知识点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所有学科之间的知识都有内在的联系,数学学科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在联系更突出,更紧密。每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是原有学习体验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兼顾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化为已知。例如,在学习《数的乘方》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的细胞分裂,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数的乘方的意义,使学生记忆犹新,深刻地领会了新知识点的内涵。用互相联系的提问,让学生在不停的思考和实践中学习,既弄清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横向联系知识点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
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手段。学生思维方式一般过程是由具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所以我们教师提问时,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使用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有一定的启发性,同时要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和接受能力。提问时,我们可以把教材的内容与一定的故事或实际事例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就会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方程的应用》时,有一类打折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卖服装的场面,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现在卖服装都有哪些促销办法吗?”课堂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打折”,有的说给“购物卡”,还有的同学说“买八赠一”等等,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说:“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在这些促销办法中打折是最常见的促销手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方程解决有关打折的问题。这样在学生的积极的参与中导入了新课。在教师的一问和学生的多答过程中,我们既保证了新知识的引入,又将生活实例引入学习中,兼顾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可谓一举数得。
五、提问环节的注意事项。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掌握,都要经历一个由不懂到懂、由浅到深的过程,我们教师在关键时刻恰当的提出问题,有利于加速学生对新知识的内化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要生动、形象、具体、准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激励性,不宜提那些学生可以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提问时还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和接受能力,问题的难度不要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允许范围,提出问题后,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真诚的评价,不要忽略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要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掌握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必不可少。以前的学习,给学生枯燥的感觉,我们自己有时也觉得索然无味。注重知识点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将来是有用的,他们就会兴趣大增。例如:关于三角形稳定性强于四边形的例子,许多学生不以为然,直到引导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他们才信服并且记忆犹新。让学生通过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实例培养学习兴趣的例子比比皆是,就看我们是否善于挖掘。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科学地安排时间,尽量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
课堂提问要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以优秀的学生带动一般的学生,相互启发,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与提高,确实是一种行这有效的改革,是值得长期坚持与实践的好方法。当然,这得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而灵活的加以运用。教师尤其要注意不能有偏向性。既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也应该面向其他学生,要让他们有发言的机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多种方式相结合效果会更好。教师的讲与学生动脑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与户外相结合,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自由驰骋的大舞台。
十几年来的数学教学中,我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我觉得一节成功的数学课,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做为教师,我们则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的平台,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正是展现学生能力的最好时机。只有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并在学习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我们的数学课堂才更生动,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