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连飞 龙江县特殊教育学校 黑龙江 龙江县161132
摘要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大纲要求,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坚持语言文字训练和德育教育的辩证统一,在进行词句段篇教学和听说读写语文基本功训练时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渗透德育 爱国教育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颇强的学科。教学生学语文,就是“教学生做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就是指导学生具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大纲要求,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坚持语言文字训练和德育教育的辩证统一,在进行词句段篇教学和听说读写语文基本功训练时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语文学科是落实这项内容的主渠道之一。那么,我们在特殊教育学校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德育呢?
一、揭示背景,渗透德育。
语文教材大多有鲜明的时代背景,而残障学生对此往往不甚了解。为此,教者要善于“缩短”时空的差距,引入,揭示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背景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教育目的。如:聋校语文实验教材第十八册第6课《难忘的一课》,我向学生简介文章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台湾长期被帝国主义者侵占,他们想长期占有台湾,不让台湾人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抗日战争胜利了,台湾人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重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揭示背景,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和台湾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文章时更能深刻体会到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再现形象,渗透德育。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材中写人,记事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文中人物的爱国思想,都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出来的。为此,在教学中,我应充分利用教学手段,让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再现,让先烈的崇高思想闪光,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让学生既初步懂得描写人物的方法,又增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染和熏陶,通过入景入情,达到潜上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通过课件再现邱少云被火烧死的形象,让学生深切感受邱少云的英雄壮举,提出相关问题:邱少云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为什么?这样由外表到内心,由现象到本质地挖掘了德育内容,使学生明白:邱少云之所以能这样做,最主要的是邱少云具有为了战斗胜利勇敢献身的精神。这样,通过看、想、讨论、回答问题、明确观点等,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英勇献身的崇高形象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脑海之中,震憾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教育。
三、结合课文内容,渗透德育。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义者,情动而辞发,观之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标点,细细品味,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捕捉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拨动学生心弦,引起感情共鸣。如《荔枝蜜》一文,教学时,我以蜜蜂为主线,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去剖析作者对蜜蜂感情上的三次变化:由不喜欢蜜蜂转变为想去看看蜜蜂,由想去看蜜蜂转变为赞美蜜蜂,由赞美蜜蜂到与蜜蜂融为一体,联系上下文,化难为易,通过作者对蜜蜂感情上的变化去体会由此产生的三次联想,去体会作者对蜜蜂的赞美,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赞美,自己想同广大劳动人民一样建设祖国的愿望与决心。这样,从语言文字,课文内容入手,抓住重点的词、句、段,设计读、思、议、练,披文入情,逐步深入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自己去理解,领会、感受,在学习语言文字地过程中自觉接受教育,提高认识,爱到感染,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演示情景,渗透德育。
由于听障学生听不见,因此认识世界只能靠视觉、触觉、肤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感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抽象的语言文字教学时就比较困难,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做了,感受到了,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如《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一文,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听不到声音的感受和心情,然后让学生蒙上眼睛走路,做事,感受看不到时的心情,演示后,同学们纷纷发表议论:看不见光明走路很不方便,做事很困难;我看不到美丽的花,心里很难过;我要珍惜看到的一切,爱护眼睛。学生真正感受到盲人生活的不便,也更能体会到作者写作的目的,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的渴求,进而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热爱生活,达到了教育目的。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德育。
听障学生听觉有障碍,在语言表达上比较困难,我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朗读是提高听障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在朗读过程中,作者的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因此,感情朗读是培养学生情感,渗透德育的常用手段。指导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轻重缓急的语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起其感情的波澜,可以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六、课内外相结合、渗透德育。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等诸种因素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要使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内化,首先要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启发学生领会和消化课上的内容,然后经过学生个体主动选择,模仿,理解和情感体验,再内化为自己的品行需要,指导自己的行动。这种内化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而是要多次反复。为了使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具有真正的效果,我充分利用课外阅读与实践这块广阔的天地,把课内与课外,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在亲身的社会实践中适当经受思想的撞击。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布置与之相宜的课外阅读。如:学习了《假如只有三天光明》,指导学生阅读与海伦.凯勒有关的书籍。
2、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如:学了《翠鸟》等课文,要求学生看有关动物的电视节目和书籍,增强爱护小动物的意识。这样课内外有机结合,使学生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培养良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