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德育教育新渠道 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1月   作者:张春梅
[导读] 在小学生中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榜样的示范引领,学科间有机渗透,在实际的工作中探索德育教育的方法,从而培养出优良的人才。

          张春梅 黑龙江省龙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黑龙江 龙江县161132
        摘要  在小学生中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榜样的示范引领,学科间有机渗透,在实际的工作中探索德育教育的方法,从而培养出优良的人才。
        关键词 渗透  契机  榜样  有效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算不得是一个善人,就像一只燕子或一个暖日并不是春天一样,一个人必须终身行善,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亚里士多德。此话让人深省,是的,要形成受益于终身的良好品德,必须要从小培养。下面我就结合实际工作来谈谈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一、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
        教师作为小学生的教育者与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促使自身素养的提升以及自身行为的规范,以身作则,为小学生树立学习典范。同时,小学教师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可以促使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是小学生在学校教育的直接引导者,教师的行为对于小学生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教师的言行实质上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学生。小学教师应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促使德育教育效果最大化。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德育的有效渗透要将道德教育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组织学生开展孝敬父的主题中队会,我为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干一次家务等活动,记住父母的生日等。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优良品德;在生活上,学会自主,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自己去做,在学校可以通过“今天我值日”的锻炼,使学生形成了劳动的习惯,消除依赖的心理,学会最简单的生存能力,让父母省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做一个爱科学的好学生,让父母放心,这样将孝敬父母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抓好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中,我们一是加强在国旗下讲话的系列性教育。通过对国旗、国徽、国歌等基础知识的讲述,使学生对其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国旗、保护国旗、为国旗增添光彩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说理教育,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始终不脱离学校要求,在雄伟嘹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再加上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了解更多与国旗与祖国有关的历史,在那时那刻,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以课间舞、课间操、队列比赛、广播操比赛等为突破口,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通过温馨的提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例如:上楼轻轻走,下楼慢慢行、请随手关掉水龙头等。将学校校训、培养目标等内容书写其上,时时警示学生。校园广播站,开辟校园新闻、学生生活、好人好事、英语角等专向播音,使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抑制和约束。利用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专题讨论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矫正其不良习惯。都的等形式既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榜样的示范引领。
        在电视上热播的一则广告是这样的:妈妈给年迈的老母亲洗脚,不经意间被七、八岁的孩子看到了。过会,儿子迈着笨拙的步子,端着一盆水,伴着溅在脸上的水点,喊着:“妈妈洗脚!”这一情节,我想给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震憾。同时也道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榜样的力量是具大的,它胜过千言万语,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小学生具有善于模仿,可朔性强,富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我们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他们。电影中的雷锋的钉子精神,对学生进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教育;来自与书本中刘胡兰、董存瑞等英雄人物事迹都能有效地激励志小学生的爱国之情。教育榜样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重要的理论原因就是榜样与偶像的完整结合与和谐统一。但榜样的示范作用,也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在学校里,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崇高的,多数同学他们都认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理去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全体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这无声的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他将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这不单单是学校的事,这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四、各学科间的有机渗透。
        学校德育教育要求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加强德育方法的创新的实践,特别是要重视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因为不仅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要牢牢抓住这一点。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除重视直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课,如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外,还要根据各学科教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渗透。加强备课,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品德教育因素。要精心设计教案,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以后,便会努力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独立思维的个体,他们又会发现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并激发学习乐趣和创造的潜能,使之更爱学习,更善于学习。同时要不断进行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搞好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了培养,其道德品质必然大大提高。会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培养起学生的情趣,规范好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的内容要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才能够保证学生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降低来自家长、社会等不良思想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德育教育的内容,符合时代的发展,努力培养有素质、有道德、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2】《小学德育》.余志权主编 .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1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