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操类运动对学生的影响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1月   作者:王迪
[导读] 学校体育的开展是体育文化搭建与宣传的基础。操类运动所表现出的力与美、时尚与健康相结合的特点已使其成为当下一种极为普遍与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结合舞蹈元素、音乐元素等多种艺术效果之后更是深受大众喜爱。本文对学校体育中操类运动的开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操类运动主要受限于学生观念、师资结构不稳定、体育氛围、场地设施缺陷等因素。因此,只有加强学生意识观念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重视程度、教学内容创新才能使操
        王 迪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  学校体育的开展是体育文化搭建与宣传的基础。操类运动所表现出的力与美、时尚与健康相结合的特点已使其成为当下一种极为普遍与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结合舞蹈元素、音乐元素等多种艺术效果之后更是深受大众喜爱。本文对学校体育中操类运动的开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操类运动主要受限于学生观念、师资结构不稳定、体育氛围、场地设施缺陷等因素。因此,只有加强学生意识观念教育、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重视程度、教学内容创新才能使操类运动在学校内得以更好发展。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操类运动  影响
       
        操类运动以健美操、健身操、广播体操、有氧操等形式广泛的出现于现代人的休闲生活之中,其功能作用除了健体、健心之外,对于培养人群积极生活态度、磨练意志品质等都有不言而喻的作用,其所拥有的场地设施要求低、专业技能门槛矮等特点使其拥有大量的练习者。
        1.操类运动对于学生心理认知的影响
        1.1 充分的表现自我
        操类运动一直以来带给人们的印象便是热情洋溢、青春靓丽。通过力与美结合的操类运动再配上激情四射且富有活力的音乐节奏,能带给联系者更充分的愉悦感与自信感。长期练习此类活动无疑会对练习者的自我情趣表达、自我能力发挥等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自我表现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了练习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在生活中变得更加阳光、自信。
        1.2 增添生活情趣、提升审美观念
            操类运动一般结合了艺术形式加以呈现,在力量、柔韧、速度等方面的结合配以特定的步伐,再以现代音乐为背景,强烈的表现出了该类活动的艺术性。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步伐节奏配合等不断培养着自身的审美意识。在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场地设备适合,便能够跳动起优美的操类运动,实则增添了不少的生活情趣。操类运动本身就十分讲究美的体现,而通过积极的不断练习,生活之中的审美、情趣、娱乐等观念将得到不断提升。
        1.3 坚韧意志品质的培养
        在难度较高的操类运动过程中,常要求练习者手腿协调配合,甚至四肢需要做一些不一致、不同步的动作,这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因为在这些运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不同难度的动作并最终进行串联,特别是难度较大的操类运动项目更加显而易见。这是相当考验练习者耐心、意志品质的过程,特别是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往往会暂时性的忘记疲劳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练习者意志品质的坚韧性。


        2. 操类运动对学生生理指标的影响
        2.1 操类运动对有氧耐力及摄氧能力影响效应
            在进行有氧操类运动的过程中,根据操类运动的独有特点,如果采用持续不间断训练法,使练习者心率保持在130-165次/min之间,这个训练强度所能带给学生心肺功能及有氧耐力能力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改进肌肉的供血能力及吸氧能力都有特殊的意义。再次,如能把心率控制在这一区间范围内,则能使机体的吸氧能力达到最大界限,即80%左右。
        2.2 操类运动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操类运动在学校中广泛开展,能对锻炼人群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首先,适量负荷的操类运动对燃烧体脂、塑造健康身体形态、预防身体姿态变形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经常开展操类运动可有效培养锻炼者的正确站姿、蹲姿、坐姿等,通过操类运动所独有的运动节律、动作韵律、伸展柔韧等特点,还可以充分锻炼到练习者的胸、腰、腹等关键部位肌肉机能,并加强肌肉间的协调做功能力。长时间坚持进行操类运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锻炼者的不良体姿,如八字脚、脊柱弯曲等,积极开展操类运动实为必要。
        2.3 操类运动对身体综合素质影响
            人体五大运动素质,即耐力、速度、灵敏、柔韧、力量都能通过操类运动得以发展。操类运动以其独有的全身协动特点,而非单个动作练习而积极的改善练习者的身体素质。耐力素质可通过长时间、大强度、适当难度的活动得以发展,而速度素质则能够通过节奏多变、动作幅度较大的操类运动得以发展,灵敏性与柔软性本就是操类运动的基本要求,更能够通过该活动得以发展,而肌肉协同用力的同时则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机体的力量素质。
        3. 建议
        3.1 相关职能部门应更加关注操类运动在学校内的开展状况,建立相应的实施机制、政策,保障此类活动在学校中的正常开展。校方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制定时应合理安排适当的操类运动走入课堂,并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最终惠于学生。
        3.2 领导应积极重视此类活动的开展看,并予以一定力度的支持。校方应在现在基础上探索新兴项目的开展,而非原有模式固定发展,在教学内容上应有所创新,而非墨守成规。其次,学校应积极优化教师结构,完善教师职能,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将资源做到最大化、最优化使用。
        3.3 注重培养教师、学生思想意识,通过科普讲座、座谈会、班会等形式宣传操类运动的独特价值。重视体育文化氛围的塑造,多开展一些类似集体活动,如大型操类表演等,通过声、视、听等不同途径将操类运动所带来的益处种植于学生意识。只有学生的内心中真正有了兴趣的驱使,才能使操类运动在学校中得以长远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孙燕.成都市中小体育教师体操类运动教学技能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05
        [2]孔祥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操类运动项目教学方法研究[J].成都体育学报,2012
        [3]赵鹏宇.浅析健美操锻炼的生理负荷[J].现在交际,2011.08
        [4]李萌. 健美操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综述[J].科教新报,2011.22
        [5]彭志春,健美操课堂教学方法优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