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宝山区双鸭山农场小学 尚莉 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本文是课文《再见了,亲人》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0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的编排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憾的情。《再见了,亲人》是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学情分析:
优势: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劣势:本课所描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特殊环境下的事件,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有限,所以对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困难。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各方面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定为: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雪中送炭”的意思。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通过“自己练读”“同桌互读”“齐读”多种形式地朗读,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通过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2钟)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再见了,亲人》的第一课时,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初步地感知了课文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课文的哪一部分最令你感动。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好好读一读,看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二、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12钟)
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而且边读还在感动的地方做好的标记,这种读书的方法非常好,真正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哪一部分、哪一个人最令你感动?
1、学习第一件事。
生1:在志愿军空着肚子与敌人拼了三天三夜的情况下,大娘“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炮火,穿过硝烟,送到到阵地上来给志愿军吃这段最令你感动。这对于志愿军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
a:理解什么是“雪中送炭”?那课文中的雪中送炭又指的什么?
b:由这件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你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2:朝鲜人民非常关心、热爱志愿军战士
再齐读一遍:“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2、学习第二件事
师:那么大娘身上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1:大娘丢下自己的小孙孙,却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
a:理解什么叫“唯一”吗?
b:教师指导读,学生练读这部分内容。
c:指名读。谈体会
3、学习第三件事
师:大娘身上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1:帮志愿军战士洗补衣服,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a: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b:指导读本段最后一句话。齐读。
小结:本段的结尾运用了反问句抒发感情。如果改成陈述句可以吗?
让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来感受这让人感动的画面。
(二)按照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方法自主、合作完成第二、三自然段的学习。(12钟)
1、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提纲的内容:二、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人物,哪些事,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表达了怎么样的感情?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自己勾画或标注。
2、自主学习后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讨论。
3、集体汇报、交流。
(三)感受“离别”学习后三个自然段(10分钟)
1、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你们听---火车就要开动了,在与大娘、大嫂、小金花和朝鲜人民离别时分,志愿军们又有着怎样的感情?
2、自由读后三段。思考怎样读更好。
3分句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引导体会重点词语中。
4、教师引读、齐读、
三、总结全文,点明题目(2分钟)
在离别时,人们呼喊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见了,亲人。你发现课文的题目有什么特点?
四、升化思想,拓展练习(2分钟)
小练笔: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让我们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这节课:中朝情深何忍别,血凝情谊永难忘。
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大娘
小金花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