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县八五二农场小学 姜东方黑龙江双鸭山155605
摘要:在课堂中的孩子们总会给我带来各种各样的“意外”,它们并不全部按照我们的设计去进行, 这些“意外”有时会成为一堂课最出彩的地方,而有些“意外”却来的并不友好,关键看我们如何“转危为安”。
关键词:意外 识字教学 赏识 教学智慧
从事教学三年多时间以来,在课堂中的孩子们总会给我带来各种各样的“意外”,它们并不全部按照我们的设计去进行,学生的思维并不局限于我们的课堂,他们会从课堂联系自己的生活,尽管有时他们不会说,但是思维并不禁锢,思考也不会停止,这些“意外”有时会成为一堂课最出彩的地方,而有些“意外”却来的并不友好,往往让人不知所措,关键看我们如何“转危为安”。
“意外”之一。走进课堂我才发现孩子们的思维并不是完全按照我们的设计进行。例如我在上公开课《摆一摆,想一想》时,遇到一个问题,“一个位数中能不能摆下10颗珠子”,孩子们正沉浸在问题中,一个思维活跃的孩子举起了手,我以为他会说出正确答案,谁曾想,所有的老师被他一句“能摆下,摆小点”引得哄堂大笑,而我也被他这个无厘头的问题问的不知如何回答,打乱了我的教学进度。紧接着我快速反应过来,拿出计数器,给学生演示:一个数位一但满十就要向前进一,学生通过直观的展示也明白了这节课的难点。不仅让我感慨到,幸亏在上课前把各种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以及应对方式都统统的想了一遍。我才会得心应手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回到正轨上来。一个课堂“意外”意外的成为了一个找寻细节的关键问题。
这件事使我意识到教学中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作为教师,我们工作中不可能十全十美,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把握课堂。同时,也使我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如果我不给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那么我可能会忽视这个问题,让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掌握所学的知识,正是这样一种开放性的课堂,才会有师生的平等对话,才能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也使得教师更加的宽容。教学相长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更好地体现,是的,我们一定要抱着谦逊的态度,去聆听学生,而不是制约学生。
“意外”之二。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老师往往会选择一类字中容易写错或者是混淆的字着重讲解,而这次的“意外”就发生在生字教学环节,以往的生字教学,我会询问学生“这个字大家觉得需要注意什么?”孩子们总会踊跃发言,在讲《一分钟》这节课时,我依旧询问,一名男同学举起手,“老师,我知道你会讲‘已’这个字,大家容易和己分不清”。
这个字我还没有讲到,他却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我顺势询问“那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进行区分么?”“老师,我觉得‘己’这个字就像一个人,他很自私,什么都只想着自己,从头到尾都不分给别人一点儿东西,自己的路就自己走,‘已’就像一个长大了的小孩儿,知道自己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所以他分出了一条道儿给别人走,就是出头的那个竖弯钩。”听完之后令全体同学大为赞赏。我也很激动,我觉得这孩子观察得不仅仔细,而且他的想象能力非常丰富,并且能够说得明白,让别人一听就懂,我一定要多多鼓励孩子们像他一样来识字。这样的识字谁不喜欢呢?如果大家都能这样识字,还会有那么多枯燥乏味的环节存在么?也就是这次“意外”之后,只要是生字教学,我都积极鼓励他们多多想象,多多总结,放手给孩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接下来的每节识字课,我发现孩子们都准备得很充分,课堂上也不断涌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发言,我也不断地表扬他们,现在孩子们上课发言积极了,学习成绩也都有所提高了,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和快乐。
赏识是心灵的对话,它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肯定人、关注人、成全人的思想,能唤醒学生的自尊意识。教师如能用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性的话语给予鼓励、表扬,就能激发孩子无穷的智慧和潜力。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当好学生的“慈母”,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觉老师爱他时,当他们的情感得到尊重时,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种感动,学生也会使受教育转化为自觉行为。
“意外”之三。在讲授《黄山奇石》一课时,其实在讲解黄山还有哪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时,原先的设计是给孩子们简单介绍一下,让一两名同学说几个比喻句就结束,但是在课堂上,当我叫起一名同学时,班里几个男孩子赶紧举起手,渴望说话的眼神让我明白他们也能说出。于是,我选择让学生自己通过日常的词语积累去说句子,一个个生动的句子显现出来,比我预想的丰富很多,他们为自己的积累而自豪,其他孩子也在观察中被激励去充实自己。这次“意外”,让孩子展现了自己,同时激励了更多同学产生兴趣,唯一的不足就是因为这个环节突然出现,这节课超时下课了。
这节课虽然出了"意外",但我要感谢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让我们从内心的深处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时候我们会为了节省时间,或者是为了提高效率,把重心放在了事情的结果上,而忽视了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主动参与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表达的权利,忽视了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的现实。如果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慢慢地他就会选择用沉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掩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露声色,甚至麻木。他会认为,即使我说了,你也不听。他会把别人的建议当做耳旁风,依然我行我素;或者内心不赞同,甚至怨恨,这种不良情绪经过长时间积累,最后一根小小的导火线可能就会让孩子的情绪在一瞬间爆发,甚至做出出格的行为。当然,自己不愿意表达,或者试图猜测别人的想法,让别人猜测自己的想法都是无效的沟通,浪费了表达自我的权利,往往还会事与愿违。作为教师或家长,我们更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和权利,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言语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有效的药方。请给孩子表达的权利,让沟通一路畅行!
课堂中的“意外”其实很多,它们并不全部按照我们的设计去进行,学生的思维并不局限于我们的课堂,他们会从课堂联系自己的生活,尽管有时他们不会说,但是思维并不禁锢,思考也不会停止,课堂“意外”发生后,关键看我们如何“转危为安”。我们只要记住,时刻让思考和学习发生在孩子们身上,回答不了的反问孩子,能回答的也反问孩子;能让孩子们展现自我的,作为老师绝不去抢着表演;发现课堂被孩子们带偏,及时抛出问题拉回来……关于课堂“意外”的情况有很多,处理方法不同,但也要运用教学智慧让我们课堂的一次次“意外”,成为课堂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