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农场中学 邢鑫 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还有不少问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思考,有些实践需要我们做更进一步的细化。 在课堂教学时能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这将成为我们老师终身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问题 分层教学 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全方位发展,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报器乐、声乐、舞蹈等兴趣辅导班,使得这些孩子很小就接受了艺术教育,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接受这些课外音乐教育,就连小学阶段应该知道的一些基本音乐常识也了解不多。这两部分孩子进入中学以后,他们在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和水平差异从没有像音乐学科这么大。那怎样给他们上好音乐课,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收获,成为初中音乐教师需要面对的课题。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我给大家讲个我课堂上所发生的事情。
情境:在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请同学来拍打节奏,并鼓励说:“哪位同学能够正确的拍击,就给与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根据孩子们拍奏的情况,给与了部分同学加分的奖励。这时,有个学生立刻大叫并抱怨起来:“老师,这个人会弹钢琴,那个人是学声乐的当然打得好了。我们怎么可能得到奖励呢?”看来“一视同仁”的教学评价已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已经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这样的差异是偶然发生的吗?还是只出现在我们学校呢?
我从电脑中抽调出我校2011年9月的一份各班“艺术特长问卷统计表”,内容是了解学生音乐技能,要求他们如实填写。问卷回收后,把学生的音乐特长以及达到的程度以表格的方式统计。计算了各班学生音乐能力的差异。从数据中可以看到,未掌握音乐技能的学生比例之大。经过小学阶段校内及校外的音乐学习,因此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之间音乐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另外,这个年龄的学生,在心理上也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尤其是他们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意志力以及学习的情感方面有着“发展迅速,但是却非常不稳定”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使得这一阶段的孩子对音乐学习欲望很强烈,但是一旦受挫,就会产生兴趣下降、情绪急躁以及行为上的退缩。
面对日益加大的学生差异以及他们心理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但影响了学生音乐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二、初中音乐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
音乐学科特点非常鲜明,因此与其他学科的分层教学有很大的差异,以下结合我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策略:
(一)“以问卷调查为主”策略
问卷,就是针对学生的书面调查。调查的对象是教授的每个学生。调查的内容有两项:一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二是学生音乐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
在问卷调查后,教师设计表格,把每个学生音乐兴趣及音乐技能水平以分数的方式记录。
从中加以分析,确定他们所属的层次。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把他们分成3个层次。总分为15分,分值>14的这些学生大都很好地掌握了一门或者几门音乐技能,且对音乐很感兴趣,可以把他们归为A层;分值在5—14之间的这类学生大都有过音乐学习的经历,但是技能水平一般且对音乐有兴趣,他们属于B层;分值<5的学生音乐能力普遍较弱且对音乐兴趣不大,属于C层。
(二)“以实时观察为辅”策略
音乐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单凭“问卷”的数据,很难全面及科学的分层。例如,有的学生没有掌握音乐技能,但是他们音乐欣赏能力可能还要高于那些“A层”的学生。也有的学生得到了很高的“考级级数”,但是这种机械式的训练却没有增加他对音乐的理解。这类学生通过教师的“实时观察”给与调整,确定其所属层次。
(三)“给学生一个舞台,提高教学效益”策略
许多在外面学习音乐的孩子尽管声乐水准达到九级、器乐达到十级了,但是从来没有上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就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舞台,每节课利用下课前的五分钟请一位同学演唱、演奏或是舞蹈。孩子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表演很精彩。有时,我也把这种表演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例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作品的时候,我请一个学生和我共同演奏了这部作品(我拉小提琴,学生钢琴伴奏 )。这种形式产生的效益是多元化的:表演的孩子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信心;欣赏的孩子拓宽了视野,也加深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印象,比单一听音响资料的效果好得多;同时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四)“巧妙设计环节,关注全体学生”策略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激发音乐修养较浅的孩子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是我们的责任。而技能性、专业性太强的内容往往会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这门学科丧失信心,为此我针对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了一些适宜的教学环节。
如在《我的中国心》一课中,我请学生进行歌词创编,主题是漂泊在外的中国人思念自己的祖国,然后请歌唱水平欠佳的同学改用朗读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倾诉着思乡之情,最后师生一起在钢琴的伴奏中哼唱改写的歌词。这样的做法使得孩子不仅不会因歌唱水平欠佳而自卑,反而看到了自身在音乐学科中除了歌唱以外的潜质和能力,从而喜欢上音乐课。
(五)“因材施评,多元化评价”策略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没有智能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类型的差异。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音乐,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学习音乐,所以不能用一个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应以“因材施评”的评价取代“一锤定音”式的评价。如进行考评时,可请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歌唱、舞蹈、器乐、朗诵等等,给予多元化的评价。虽然这些都只是尝试,但我相信只有全体同学都参与了学习活动,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
三、总结
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还有不少问题需要作更进一步的思考,有些实践需要我们做更进一步的细化。例如,一个音乐老师要教授十几个班级,而教师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何能提出更有效,更直接的策略,更多的了解学生,并在课堂教学时能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这将成为我们老师终身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