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农场中学 刘增梅 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美术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用简单刻板,没有生气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
关键词:主体单一 内容单一 评价过程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美术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因而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我以为目前仍有许多做法过于刻板,不利于学生增强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有时用简单刻板,没有生气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伤害。
问题一、美术作业评价主体单一导致学生学习被动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技巧为基本目标,进一步培养对美术的兴趣,选拔美术尖子为教学导向。很多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美术技能的传授,学生按照教学要求用模仿的方式被动的学习。教师拿到学生作业之后,只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不考虑学生个体的情况、能力的差异,简单的依靠“对”与“错”或者“像”与“不像”主观的进行评价。由于教师在评价中的“权威”地位,学生只是被动服从,导致课堂作品基本都是依照教师心目中的模式产生出来的,就算极个别的富有创意的“捣蛋”作品,最终还是落得个教师和其他同学不认同的下场。由此导致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评价也产生了“像”就是好作品,“不像”必定是画得不怎么样的结论。
对策一: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优化美术作业评价
美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不仅体现在美术学科内部,同时十分强调对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强调由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强调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锻炼,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培养。
美术评价又有其不同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首先学生的美术作业具有特殊性,它带有学生的个人审美情趣与年龄特征。其次美术作业的评价不像其他学科有标准答案。在评价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优良的等级标准给作业进行评价,但这不足以体现作业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首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是根据教师的课堂指导,结合自己的理解评价自己的作品,从作品的形式运用到意境的创造,说出自己构思的过程、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及不足之处,从而建立自我的意识;其次互相评价的方式,利用同桌、周围同学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互作业的交换,继而对作业进行评价。这个过程也是同学相互欣赏,取长补短的过程;还有展览式的评价将所有学生的作品放置于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展台上或张贴在黑板上,学生分组进行欣赏参观。在过程中,学生直观的对全班同学的作业有所了解,所以很多同学非常在意自己作品被他人认可的程度。这时,教师应在掌握学生作业情况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学生欣赏参观过程中的表现。对于优秀作品的学生和表现自卑的学生,在最后的教师总结评价时,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相信教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会带给学生快乐的一天。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和对教师的喜爱也由此播下了种子。
问题二:美术作业评价内容单一降低学生学习热情
通常我们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主要是采用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的等级评价,或是很好、不错、优秀等简单的评价语言。这样的评价用几次还可以,长期采用,就会缺乏新鲜感,学生司空见惯后也就“视而不见”了。学生对于评价的结果缺乏关注度,作业评价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另外如此评价虽可以对学生作业划分等级,但对于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不利于其学习美术自信心的培养,从而使其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如果长期使用单一的评价方法,会让他们看不清今后努力的方向,部分学生还不能有效的树立自信心。面对常常不合格的美术作业,谁会有好心情去做作业。这个不合格不仅打在纸上,同时还打在学生的心上。学生拿到作业时是“欲除之而后快”,经常是“一藏了之”甚至是“一扔了之”。
对策二:利用人性化的评价语言改进美术评价内容
美术作业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严格地给学生的美术知识及技能作出“分毫不差”的评价,来说明成绩的精确性吗?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 被肯定、被认可的快乐是一种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激情,给他们更多的自信心。通过对美术作业的评价,给予学生适当的必要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才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问题三:美术作业评价过程忽视影响学生综合评价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普遍比较重视对学生美术活动结果的评价而很少去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热情,忽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只是用传统的眼光看待作业,往往以构图是否适中,比例是否恰当,涂色是否均匀作为标准,忽视了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
对策三:利用多种过程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活动表现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既可以在学习之前,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以简单的形式加以记录,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反馈。”
美术是一种非常自由活跃的课程形式,处于活动当中的主体也是千变万化的,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在对美术课程进行评价时,不能固守单一评价方式,而是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根据具体的时间、环境、条件,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式。所有评价方式的目的都应该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从而促进美术课程的良性循环,为学生今后的自我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只有这样的评价方式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改变,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特别”的爱。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爱的阳光在照耀着他、包围着他。从他们会心的微笑、喜不自胜的神态中,从他们细细体味教师对他们作业评价含义的神情中,看到学生的心和老师靠得更近,师生之间的情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