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学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20年3月   作者:颜博
[导读]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个学科,再研究教材,根据《指南》设计每次的教学活动。在每次活动后,教师们进行探讨、教研、说课,在园领导及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的老师快速的成长。
          宝清县八五二农场幼儿园  颜博  黑龙江双鸭山155605
        摘要: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个学科,再研究教材,根据《指南》设计每次的教学活动。在每次活动后,教师们进行探讨、教研、说课,在园领导及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的老师快速的成长。
        关键词:美术教育 感受  情境导入  培养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每天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成长,感到无比的快乐与满足。
        幼儿园教师被誉为孩子的启蒙老师,这阶段的幼儿如同白纸一般,在这张白纸上如何勾勒,这对每个幼儿的未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幼儿教师也是每位幼儿走向未来的引路人或者在这张白纸上第一创作人。说到美术创作,本学期我所教的学科里有美术,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个学科,再研究教材,根据《指南》设计每次的教学活动。在每次活动后,教师们都聚集在一起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探讨、教研、说课,在园领导及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我们的老师快速的成长。
        美术教育在学前儿童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育时,要遵循一定的教育理念。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美的事物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同时,《指南》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价幼儿”。
        美术领域的教育活动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三个方面。绘画活动主要以油棒画和线描画为主,辅助有水粉画、装饰画等其他的绘画形式;手工活动以泥工和纸工为主,辅助有综合材料制作活动等形式;欣赏活动以独立的活动形式呈现,欣赏的内容包括艺术作品、自然景物、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等,鼓励并引导幼儿感受、发现不同形式的美,再通过绘画或手工的形式表现美。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学习使用笔、纸、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并运用线条、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语言,将其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通过加工和改造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视觉形象,以发展审美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有充分展示的空间,最近我设计了一节美术活动《帆船运动》。根据《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来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我的活动目标是感受帆船运动员的勇敢,了解帆船的外形特征,感受船帆丰富的颜色。其次,进行活动准备和设计活动的重、难点;最后,要写出教学安全。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都是为活动过程做铺垫的。

我深知一节精彩的活动是要教师经过反复的尝试与总结经验才能形成的,所以要有创新和突破。
        在本次活动中,我忽略了幼儿个体的差异,部分幼儿能根据教师的讲解方法和自我的想象、创造来完成作品,但个别幼儿感到有难度,所以出现了等待现象。我应该因材施教,对这几个幼儿进行逐步启发、单独指导,就能给他们建立自信,完成作品,获得成就感。另外,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语言有点啰嗦,幼儿表达的机会少了,可以让幼儿多想、多说、多表现,这样会提高幼儿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
        幼儿对于帆船运动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的情境导入是播放帆船运动的视频,调动幼儿对帆船运动的已有经验,激发活动的兴趣。接着,进行到探索发现环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帆船由哪些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在运动时,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4名幼儿回答,教师在每位幼儿回答后都给予不同的评价,正面的评价语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孩子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后,感受船帆颜色的丰富。进入到创作表现环节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单页第30页,请小朋友在“涂鸦墙”上进行创作。师提问:“小朋友,把自己和小伙伴当成帆船运动员,站在帆船上拉动漂亮的船帆,在大海里航行吧!同时引导幼儿先画帆船,再装饰帆船,然后画出海浪,最后添画出背景丰富画面。幼儿通过想象与创造设计出自己的帆船。教师的巡回指导可提醒幼儿构图的技巧、颜色的搭配、画面的整洁等。活动中的欣赏评议环节,可用小组展示的方法,让每位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选出“最有创意的帆船”“最漂亮的帆船”等方面进行评价。活动结束时,教师播放划小船的音乐,师幼共同进行收拾整理。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活动。但是活动的参与度还是不够。这需要更好地进行引导。还要更好地去设计问题,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之中。我想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更多的从幼儿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容易的进入活动角色。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让幼儿在宽松、愉悦、自主的美术活动中自由创作、自主表现和大胆想象,注重审美意识和美术常规的培养,而不必过分强调专门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帮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实现完美人格和整体素养的全面提升。现在,我教的是中班下学期的幼儿,他们每个人的自主表现和创造力是不同的,所以我会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优势,让他们欣赏自己、建立自信、积极表现、有所创新。我从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成长过程中可发现每位幼儿的进步和带给我的惊喜,所以我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用新理念、新方法来设计每次活动,坚持反思,继续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促进专业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实践并提取《指南》中的精髓结合实际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愉快的气氛中提升自己、发现自己,争取尽早建立起一套以指南为中心的并有自我特色的教学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