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是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基础性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得到提升正是取决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情况。而数学又是小学阶段教学难度最大、重要性最高的一门学科,保障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本文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经验,从以实践操作创设情境、以故事游戏创设情境、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创设情境三个方面分别入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情境创设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于基础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逐渐发现了基础数学教育对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但是问题在于,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仍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未能做出调整,仍然沿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未能有所提升,这显然不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从多个方向同时入手,采取恰当的策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1以实践操作创设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普遍偏小,他们的思维模式还未成熟、学习能力也不够突出,因此想要完全通过理论灌输实现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性,过去的理论填鸭教学模式很难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因此,通过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说是最佳的选择,所谓的实践操作除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之外,还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另外,小学生还具有好奇心突出、活泼好动的特征,这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在通过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会被吸引过来并且参与到活动中,而教师则需要借助实践操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尝试,通过一个又一个引导性极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行探索和研究,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下意识的自主解决,而非一味地依靠教师指导,他们的自主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综合素质才会得到锻炼。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分苹果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很多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于如何分也没有清晰的思路,即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给出了提示,学生也难以顺利的得出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取以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让学生们拿出一张纸作为“苹果”,而后给学生们提出“如何分‘苹果’是正确的?”这个问题,让学生们通过分割书写纸的这个过程,逐渐的验证自己的想法并且摸索出一个正确的分割模式,这样一来学生们的自主探索思维将会逐渐建立起来,动手能力和思维多样化能力也会得到发展。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必然会提出一些错误的想法和观点,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支持,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误不可怕,敢于尝试和实践很重要”的观念,这对于后续继续进行实践操作十分重要。
2以故事游戏创设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故事和游戏的兴趣可以说是极为高涨,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各种各样的小故事,他们正处在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引入故事教学法是具有实际效果的尝试。换而言之,如果教师能够找到那些和数学有关的小故事,就能通过讲故事这种课前导入方式来开展教学,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更顺利的进入学习状态,而在故事中设置一个小问题,也是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思考的不二之选。当然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选择那些情节简单便于理解的故事作为课前导入方式十分重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对故事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以故事为切入点进行的问题情境创设,很受小学生的欢迎。
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以下故事“小猴子今天过生日,小熊和小兔子分别决定给它送一筐香蕉作为生日礼物,而小猪则给小猴子买了十二个香蕉,如果一筐有六个香蕉,那么小猴子这次过生日一共收到多少香蕉?”这样简单的故事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而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也会很容易将“两筐香蕉与十二个香蕉”的等量关系分析出来,最终即可得出“6×2=12(个),12+12=24(个)”的计算过程,教学难度被大幅度降低,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会逐渐成型。
除此之外,在一些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们最抵触最难理解的往往是难度较大的类型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为了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采取游戏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数学类型题的解答方法,从而逐渐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敢于面对困难。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渐了解和记忆三角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逐渐掌握变式的分析思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游戏小组,并且在课前准备一些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题作为教学内容,每一道题计一分、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而后让学生们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同时给学生展示该计算题,最快答出正确答案的一组可以获得一分,到课堂结束时得分最高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存在计算困难、难以理解题意的情况教师也可以适当的通过问题进行提示,比如说“题目中三角形的高是否和篱笆长度相同?”“三角形面积能否看做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等等,在简单的点拨之下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
3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创设情境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实数学知识也是如此,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在人们对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下抽象而来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创设情境往往能取得极佳成效。特别是在新的课程标准颁布的情况下,数学教育与生活结合的思维广为人知,利用实际生活作为切入点进行问题情境创设势在必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创设情境这种方法本身也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不二之选,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容易就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当中去,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学习组合图形面积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分析其中包含了那些简单图形,这样一来他们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就会被物品的熟悉感所冲淡,在理解组合图形的时候也更容易。而后,教师就可以给出一些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比如“投影仪平面可以粗略看做一个长方形和圆的组合图形,长宽分别为24和47,圆直径为6,那么你能算出金属部分面积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就会掌握计算方法,学习效果也会得到提升。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难度比较大,创设问题情境显然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从实践操作、实际生活和故事游戏等方面分别入手,给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问题情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占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31.
[2]欧艳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79.
[3]李颖丽.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99-100.
[4]冯玉蓉.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