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成效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期   作者:林育佳
[导读] 由于生理因素和年龄的影响,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易受情绪和压力的影响,
        摘要:由于生理因素和年龄的影响,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易受情绪和压力的影响,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在中学课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从体育锻炼的作用出发,探讨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研究有效开展体育锻炼的方法,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体育锻炼;学生;心理健康
        引言:过去体育锻炼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增强身体素质,形成健康体魄。然而对于九年级的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青春期,情绪多变,并面临升学的压力,承受着不少的心理负担,这些心理负担如果得不到有效化解,将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即有效又可行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当前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
        1.1体育课堂形式单一
        由于体育已被纳入中考范围,因此当前中学生尤其是九年级学生体育课堂几乎都是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导向的,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这种形式单一的课堂毫无波澜,是当前中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存在的最大问题,学生备感枯燥乏味。
        1.2师生忽视体育锻炼
        由于九年级学生面临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中考。九年级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即便素质教育理念在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学校师生面临升学的压力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学习文化科的学习上,往往都会忽视体育锻炼。即便开展体育锻炼,也大多是为了应付中考体育考试,学生可能对该项体育运动并不感兴趣,但是由于中考要考,也只能无奈应对了事。
       
        1.3学生缺乏兴趣
        一些体弱的、性格内向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第一方面,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比较辛苦,缺乏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因此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第二方面,部分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由于性格原因不愿参与集体合作的体育项目中。第三方面,由于自身体能的不足,以及体育的综合素养较低,难以完成高难度的体育运动。
        2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体现
        2.1培养学生坚韧性和应对能力
        当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比较关爱孩子,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困难,这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如临大敌。而体育锻炼过程中,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达到效果的,学生也会遇到许多困难。通过长年累月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克服困难,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韧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学生的应对能力增强,在生活和学习中再遇到困难便不会轻易退缩和逃避。
        2.2体育锻炼能有效释放不良情绪
        科学证明,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由于肢体的运动和血液循环的加快,能够让人们将内心的烦恼和压力暂时忘却,让人们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大多格外敏感,他们的情绪善变,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任务,自然压力徒增,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能够把平日里无法得到宣泄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2.3体育锻炼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锻炼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集体氛围,通过足球、篮球、拔河等项目的锻炼有利于拉近同学之间甚至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学会良性竞争、互相帮助、团结合作,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3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开展体育锻炼的策略
        3.1丰富课堂形式
        体育要丰富课堂形式,转变教学风格,如女生大多偏爱舞蹈等,学校可以开展体育舞蹈,男生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球类项目。同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法,让体能强的学生在一组,体能弱的学生在另一组,让学生不因为不如自己的同学而心理受挫,影响学习体育技能的情绪。例如50米短跑,教师可改变以往分组让学生一味练习的方法为开展一些与短跑相关的游戏“接力跑”,按层次分组比赛,中学生好胜心理强,通过游戏学生反倒能认真对待课堂,激发其跑步的潜力,提升教学效率。
        3.2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在过去的体育课堂中,往往忽视了体育理论的讲解。教师可以以心理健康这一章节为蓝本,趁机给学生讲解体育锻炼对人发展的作用。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并不知道体育锻炼的真正作用,对体育锻炼的印象也只停留在“锻炼身体”的层面,当体育教师告诉学生,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益处,成为全面发展、内心强大的综合型人才,学生知晓体育锻炼的好处,也会更加重视体育锻炼。
        3.3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体育老师要从课堂和课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一是在课堂上,体育老师要注重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个别看待。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性别、体能等做统一规划。二是现在许多学生尤其是男生都有喜欢的体育明星,教师可以多给学生讲解一些体育明星的故事,以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动力。三是要创造学校体育的氛围,并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如在课间进行全校跑操,在课余时间举行小型篮球比赛等运动形式,集体的运动充满活力,更能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
        此外,教师不要仅仅把教学计划局限在考试要求中,可以依据教材,让学生接触多种多样有趣的体育活动。如九年级《体育与健康》有一课是关于交际舞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两两组队,学习交际舞,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穿上交际舞的服装,进行公开表演。学生平时一般都接触不到交际舞的学习,对于新颖的东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要求其有较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同时也对人才的心理素质等方面做出了综合要求。中学生开展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文化课的学习,也能增强体魄,拥有更加旺盛的精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心理素质的提升。学校必须把体育锻炼放在重心位置,不断丰富体育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远珍.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94.
[2]蒋利.浅谈中学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02):93-96.
[3]张广路.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探讨点滴[J].邯郸大学学报,2000(0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