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分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期   作者:李启立
[导读] “分层教学”着眼于改造传统的教育学习理论,遵循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分层教学”着眼于改造传统的教育学习理论,遵循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一种有助于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堂教育策略。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把“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落实在课内,努力促进各类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一、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分层和动态管理原则。在实施分层教学之前,老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每个学生家庭、性格、爱好、心理素养、学习能力等等,以便于对他们进行总体评估。在实现对学生的分层以后,必须对学生展开动态化管理,学生层次并非是不会变化的,仅有对他们进行动态管理,才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当下的学习情况,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够适应他们的学习能力。
        (2)分层备课和授课原则。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后,必须基于教学纲要提出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层次水平,明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如此可以推动他们的不断进步。其中,备课目标基本分成三种不同类型,其一,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加以划分,就是对学生的基本条件进行了一个综合;其二,学生的发展目标,细分到某项以后,可以对他们的特长和兴趣目标有所侧重,而且最大化提高他们的兴趣水平;其三,对他们的能力和技术加以训练。
        二、分层教学实践
        层次划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尤为关键的一步。有的教师只是简单随意地按照名次或座位进行划分,这样则使分层教学仅仅流于形式,违背了其初衷,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可言。实现分层教学自然是为了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學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那么,层次划分的依据就要在数学成绩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多重因素,包括主观能动性、数学基础、兴趣程度、性格特点等,继而将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A类学生成绩优异,思维活跃;B类学生成绩中等,表现平庸,却也是人数最多,最易被忽略的一类;C类学生成绩较为薄弱,属于传统概念中的学困生。

当然,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是为学生着想,并不是给学生贴标签,教师要事先给家长打好预防针,征得家长的同意和学生的配合,并且实行层次滚动制,层次的划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阶段结束后会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进行打乱重分,这样一来,即使分到了A类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要有忧患意识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当学生翘尾巴时适当打击一下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更为受益的则是B类、C类的学生,因为尚且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不是一棒子将人打死。这样一来,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对于初中教师而言,在正式开展课程教学之前,需要全面掌握全班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许多教师会在教学新阶段开始前通过考核测试的模式对学生的具體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同时,也应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沟通,结合学生各门课程的具体表现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推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成绩十分突出或者学习进度明显落后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定期向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听取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想法?通过以上步骤,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并将学生初步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主要包括那些学习水平较好,而且学习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活跃的学生,B层次则是成绩中等,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潜力还比较理想,有一定理解能力,能够解决基础问题的学生,C层次则包括成绩落后,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能力有待加强的学生?
        (2)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当完成对学生的分层后, 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有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教学目标分层主要是根据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划分。例如,针对初三物理的电学课程,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仅仅需要在课堂上掌握最基本的物理概念,了解并接和串联等名词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连接基本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即可?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而言,要在掌握基础概念的水平上,解答出相应难度的课后练习题,会分析一些基本的电路故障,并能够对较为复杂的电学问题有敏感的思路?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而言,不仅应该满足于课堂内的课本教学,也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后的物理提优课程中,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和实验,增加对物理学科的认知能力,从而提升物理综合水平。
        (3)分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试题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分三大类:1)基本题,占85%,面向全体学生;2)提高题,占5%,A层B层生必做;3)深化题,占5%,供B层生生选做,A层生必做。评价方法因班而异,因人而异。(1)对A层生,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2)对B层生,采用激励评价,促使其不甘落后,积极追上;(3)对C层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肯定进步,消除其自卑。
        总之,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备课、分类指导,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学有所成的乐趣。
        本文系课题《均衡化背景下的初中分层教学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JJYKT19307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