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策略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期   作者: 刘红艳
[导读] 作文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多数学生怕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
        摘 要:作文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多数学生怕作文,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提高;写作水平;策略与方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養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大多数学生怕作文,遇到写作文,往往无从下手,写不出来。要真正解决学生作文中“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课文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分析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读写分离、机械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当做两种独立课型来定位,认为二者之间互不干涉。有的教师即使有读写训练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过分强调形式,学了写景的文章,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景;学了写人的文章,就要求学生仿写人物。忽略了指导学生“课文中的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缺乏对学生进行阅读、表达方法的指导;缺乏对作者写本文时思想、情感的说明,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整体与全局意识。
        (二)忽略了书面表达,没有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教学中只读不写、光说不写,忽略了从“听、说、读”到“写”中间存在一个重要的环节——表达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片断性的跳跃上,而无法系统地连成整体,无法形成规范的、符合逻辑的书面表达。
        (三)没有找准课文中读与写结合点。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时,教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时机,没有很好地挖掘和习作教学的结合点。有的教师虽然也较注重对阅读教学的研究,但往往局限于对文本教法的研究,较少从学生学的角度,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的角度去加以研究。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加强读写结合
        1.引导学生填补课文中的“留白”实现读写有机结合。小学语文教材许多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中有“留白”,当学生学习课文后,脑海里会留下想象的空间。因此,可以借助给文本补白来延伸对学生思维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有效落实读与写的结合。在实际教学中补白的方式有标点、关键词、情节、插图等。抓住文章的留白处,巧妙地引导学生参与补白,是对课文的一次再创造,也是实现读写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


        2.指导从仿写学习写作,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形式。仿写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仿内容,二是仿形式。以范文引路,从仿写开始学习写作,是读写结合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形式。首先,仿写句子。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对那些用词准确、描述生动、形式特殊的句子进行仿写,是引导学生积累词句、锤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其次,仿写段落。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进行仿写。第三,仿写课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的方法,可引导学生仿写课文结构、修辞手法、课文题材等。如在学习了《桂林山水》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结构,写《家乡的山水》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以课文为材料改写,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改写形式有:改变体裁(把古诗改成记叙文)、改变语言(把古文改为现代文、把陈述性语言改为描述性语言)等。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种形式改写,如人称的转换、篇幅长短的变换,以及文本扩写、缩写等改写。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创新改写训练,可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也大有益处。
        (二)找准课文中读和写的结合点,提升学生的写作的能力和技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有目的挑选,适应小学生理解学习的文章,具有耐人寻味的内涵与精妙的写作技巧,有利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充分研读课本内容,要找好读写结合的地方,让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去模仿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用词遣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体系、结构进行分析、交流,在充分体验语文的魅力的同时,获得思维的发散体验,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和技巧。
        (三)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服务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要确保学生达成这个阅读总量,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的方式多样:既可以在课前、课内、课外阅读,也可以利用音像阅读、网络阅读;既可以是阅读名家名作,又可以是优美古诗文、科普读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既可以在校内进行个人阅读,也可以在家中亲子阅读。至于读刊物的推荐,教师可结合课文推荐读物,还可以结合历史或时事推荐读物等等。
         (四)重组阅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的着力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阅读的内化,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训练应做到有序进行。首先,教师要树立读写结合的意识,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中将“读”与“写”分离的教学方法;其次,要有全局意识。按照《课标》对各个年级段教材的读写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确立每学期的写作重点、难点;第三,以单元为单位,根据单元主题的内容、文章的表达特点、教学要求确立每个单元的读写结合训练目标,找准每课的读写结合点,通过研读教材,重组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读写训练有序进行,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文系课题《以读促写,提升小学生习作技能之研究》课题编号:JJYKT19052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