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变口语交际课堂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交际的方法”“培养交际的能力”“学会对交际内容产生质疑”;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在学生的问题中更加了解口语交际课应该“教什么”,从而“以学定教”,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提问技巧;引导思考;问题开放;层层递进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仍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要想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所获,教师就应在“问”上多下功夫,“问什么”,“怎样问”很重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尽量改变口语交际课堂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交际的方法”“培养交际的能力”“学会对交际内容产生质疑”;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在学生的问题中更加了解口语交际课应该“教什么”,从而“以学定教”,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接下来笔者结合正在研究的课题《基于智慧校园背景下小学语文低段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以口语交际《学会商量》这一教学课例,就“口语交际教学提问的技巧”进行如下思考:
一、解读标题,引导思考
传统课堂上我们多以“老师问,学生答”的模式进行教学,这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都根据老师的思路走,学生被动地走进教师预定好的交际内容,看似课堂推进紧凑、热热闹闹,实则桎梏了学生思维。那么如何转变这一交际模式,真正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教学呢?
笔者对于每次安排的口语交际内容,都选择先从“解读标题”入手,而不是硬拉着学生走进既定的交际内容进行分析。如执教《学会商量》时,有效借助信息技术,以播放音频加提问的形式引出交际话题:
师:孩子们,在我们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倾听是一种美德!大家都欣赏会听的孩子,会听,那可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老师想先请你们来听听我的故事,愿意吗?
紧接着播放音频《天天哭了》,音频结束后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一说:天天为什么哭了?听明白内容了吗?
口语交际教学无外乎是教“说什么”和“怎么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将教师个人的思维方式传达给学生。通过问题的设计,本次交际内容的问题就不是由老师说出,而是让学生去猜测并带着自己的猜测去进行交际,学生才能带着主人翁意识真正地走进口语交际课。
二、问题开放,计时讨论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都会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口语交际这种类型的课,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问题指向不明确,分工也不明确。很多同学在讨论的时候常常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所以在布置小组讨论任务时,教师要思考这个问题是否有需要探讨的必要,其意义在哪。讨论的问题该是较为开放性的,讨论的过程就是打开个人的思路,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从而完善自己的想法,使表达更加完整流畅,起到交际的作用。
《学会商量》这节口语交际课,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出现的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找人共同商量,态度真诚以理服人,培养表达的自信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针对这一重点笔者设计了小组合作的话题:
当然,教师应注意小组讨论的时间,有的时候教师为了赶进度,缩短了讨论时间,那这样的讨论是无效的,只是走教学环节流程,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操作性合理安排时间,这时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置屏幕计时,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三、层层递进,激活思维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口语交际的着眼点是“交际”,如果课堂环节设计有趣,就能够激发学生积极进行交际的兴趣。因而在课堂上,笔者常常会设计这样的问题: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教师不加以限制,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教师最终要将重点引导至今天这一节课的交际话题的情境中,这一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及想象力的关键步骤。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自主地表达解决的方法,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并在充分的小组交流及汇报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过程提炼如下:自主提出交际的困难——尝试解决难题——全班交流方法——教师完善思路。适当地引导之后,教师会发觉学生往往会给出你意想不到的答案,这时再引导学生记录下大家的想法。这样,学生在之后口语交际课的过程中就有了自我交际的办法。
总之,在智慧校园的大背景下,“口语交际课堂”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引导者”“启发者”。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情感体验,真正把交际的平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让学生由被动发言向主动交际转变,从而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也正是注重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