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国家深入推行教育改革,全民发展素质教育,以促进人才的培养。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上,老师除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也非常重视学生对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比如传统经典的诵读,通过经典诵读,了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经典诵读;小学语文;实施策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许多的传统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经典的作品更是凝聚着民族智慧。学习经典诗篇,经典文章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对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小学生的认字识字水平
学生步入小学阶段,最基本的就是识字认字,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经典诵读的编目如《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中包含着大量学生教学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通过多朗诵,多读写经典诗词,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认字识字水平,有助于语文课堂的学习。另外经典诗篇大多韵律性极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朗诵兴趣高,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朗诵,也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字词语感。
(二)提升小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生朗诵国学经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通过诵读,经典中的仁爱,礼智,信等理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思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素养,道德情操,有助于学生的心性沉淀,做道德品性高尚之人。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社会上也掀起了朗诵经典的热潮,但在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经典诵读环节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是,没有充分合理的时间来开展经典诵读,校园缺少经典诵读的氛围和环境;二是,教师对经典诵读缺乏重视,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要想发挥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还需实施策略,改变现状。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实施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合理安排诵读时间
在学校时间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时间,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能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学习经典文化,也便于经典朗诵教学的开展。针对这点,学校和老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学习经典文化的外部环境,引起学生关注和重视经典朗诵。比如,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在课间,吃饭时间,播放旋律优美的国学经典诵读,创造人文大环境,班主任老师定期组织学生一起更新班级墙壁的经典字画展示,语文老师课后与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国学小音频,引起学生的诵读兴趣,并指导多进行经典朗诵。同时,学校也应合理利用小学生13前黄金记忆阶段的规律,根据一日记忆的黄金时刻安排学生集体朗读的时间,使学生的经典朗诵效果达到最佳。
(二)优化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经典朗读的兴趣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开展人物,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经典朗诵的教学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经典朗诵的关注和兴趣。经典朗诵中有很多古诗词,文言文,其中包含了大部分有趣的典故,教师应多收集,整理这些典故,把这些故事,历史背景运用到教学当中,增加学生对经典诵读方面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感共鸣上接受理解诵读经典的意义。比如,朗诵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时,教师可以用故事向学生讲述岳飞生活经历,精忠报国,抗击金军,恰逢风雨飘摇的南宋时期,通过中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进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所以教师因根据不同题材的经典篇目,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适时优化教学方法,使经典诵读的教学发挥最大效用。
(三)鼓励课外阅读,做好诵读积累
语文教学上实施诵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学上的应用能力。中华文明五千年,流传着成千上万的经典文学作品,而小学语文课本上能收录的经典诗词,古文毕竟有限,不足以满足学生对经典知识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教授课程之余也应为学生多引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多积累。比如,诵读 回乡偶书 时,教师可以结合诗人久居异乡,缅怀故乡的情怀,向学生引出同类表达思乡之情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带领学生一同朗读,既了解古诗词之间的关联,也积累了文化知识。平时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利用社区图书馆收集摘抄优美诗词,并在平时多进行朗读。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多阅读,多朗诵,强化对经典诗词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学习积累文化素材。
结束语:
总之,经典诵读作为一种重要文化传播途径,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重视经典诵读这种语文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努力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经典诵读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苗璐.浅谈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小学语文教育.,2016(3):81.
[2] 张谓茹.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周刊,2017(1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