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术运动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李若琳
[导读] 武术作为一门有着深远历史的技击术,
        摘要:武术作为一门有着深远历史的技击术,能够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价值观,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发展,塑造他们顽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它具有育体修德的双重功能,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武术教学对小学生的身心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 武术 身心发展
        1、前言:中国武术可以说其历史悠内容丰富。作为泱泱大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文化瑰宝,是智慧的高度结晶。可以被称为中华的明珠。中华泱泱五千年,其间武将层出不穷。例如先秦的伍子胥、吴起、李牧、蒙恬等;楚汉的项羽和韩信;西汉的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三国的名将那就更多了,如三英战吕布、赵云、张辽、典韦等等太多了,后面的隋唐猛将,宋代的杨家将、岳家军;到后面的戚家军···虽然这些武将有的功夫了得,有的智谋高超,有的善于排兵布阵,有的善于披甲单挑。而无论他们擅长于哪种,都是用武术作为支持作为基础的。又如称为功夫之王的李小龙,擅长各种技击术,不仅自己创出了截拳道,更是一脚踢碎了统治中国多年的“东亚病夫”招牌。因此,武术不仅仅是提高身体素质,更是一种意志,一种精神的象征。
        2、研究对象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着重对本辖区小学生进行研究分析。
        2.2研究方法
        2.2.2录像观察法:通过观看武术录像,对小学生体育课上学习武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2.2.3专家访谈法:采访辖区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教师,为得到第一手资料得到充分保障。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书籍报刊资料,了解收集信息并和自身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武术的概述:武术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的文化艺术结晶,在古代就作为了军事和强身的一种手段。武术作为一种格斗技能,在对士兵们进行严格的训练后,可以增强他们奋勇杀敌的本领,提高他们的防身和作战能力。况且中国武术的门类异常繁杂,遍布大江南北。我们可以把武术大致分为南、北两派,也可以统分为内、外两家,内家就是以太极、形意以及八卦三门为代表,而外家则统统称之为少林,又分南北两大流派。又如武当派、峨眉派、少林派等等。并且武术项目在民间流传的非常广泛,特别是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甚至是外国友人的追崇。[1]我们在长期进行武术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我们防身自卫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我们坚强不屈的意志和自信[1]。所谓“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意思。武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使人体各部分都能通过科学的运动而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无论是以踢、打、摔、拿为特征的招式繁华的拳术,还是长于击、刺、劈、格的长短轻重不同的器械,每个套路里面都透露出难易有别、相互连贯的许多招式运动。不仅有快速迅疾的劈击,也有轻柔舒缓的划抹;方才这招前吐后吞,随即来个左右旋转;突然腾空高越,而后贴底穿盘!在武术训练的过程中要求习武者精神集中,头、颈、躯干、四肢、关节都要协调运动。训练得当,招式多样的协调且连贯的动作,必然会对习武者全身产生许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说,武术就是祖先对中华儿女的一种厚赐。
        3.2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3.2.1心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心理的发展就是学生个体在心理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变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了他们的认识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这几个方面。(一)认知发展的特点:1.感知:感知分为感觉和知觉,感觉就是我们对那些客观事物的某方面感受;知觉是我们对事物全面的感受;小学生对于事物的感受性不强,不能完全的进行一些抽象思维,其思维的形式以感觉运动模式为主,因此小学生比较善于学习别人的行为。2.注意:注意就是人们对事物的专注程度。小学生的需要自己努力的注意水平不高,无需要努力的注意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起重要作用。3.思维: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思维正处于从现实存在的事物的思维过渡到不需要实体事物支撑的思维的时期,因此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发散。(二)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1.情感: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个人感官态度的反映。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比较丰富和生动他们的表现欲望强烈和鲜明,但是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力还不够。2.意志:意志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出现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意志的独立性、果敢性、坚持性和自制性都比较差,他们需要外部力量来激励或要求他们。(三)个性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很容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他们的体育兴趣具有广阔的多样性,所以他们对各项运动都很感兴趣。
        3.2.2生理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的骨骼发育特点主要体现在长骨的迅速增长。他们的骨的硬度比较小但是可塑性大;肌肉发育的比较小,里面的水分含量多,肌纤维较长,蛋白质和无机盐少,肌肉的耐力和力量也发育不完全,持续运动易疲劳,但是他们的体力恢复较快;小学生的胸廓较浅,括约肌比较弱,呼吸速度快,呼吸量不大,能自主调节呼吸的能力也很弱。
        3.3武术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
        3.3.1 武术运动对学生的兴趣影响:小学阶段学生的情感表现出丰富和生动、强烈和鲜明的特点。他们好奇心较强。受武侠片的影响,学习武术能成为一种神秘厉害的人,加之小学生表现欲望比较强,所以小学生天生就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况且武术运动和其他体育运动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他体育运动例如标枪、跳高以及跨栏等运动,它们的上课内容比较枯燥单调,而在球类运动中,在—个班集体中也只有—部分人才得到较大的运动量锻炼,虽然球类运动竞争激烈刺激,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全班同时开展。而武术则不一样,它的招式不仅丰富而且变化多样形式各异。有单练的和群练的,有徒手的和器械的。它表现出的形式既有独特的技击性,又有大方和舒展的美感,所以更有利于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3.3.2 武术运动的适应性:武术运动作为一项男女老少都适宜的运动。表现出的都是可刚可柔,可缓可急的形式。能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方面的学生之间有较强的适应性,所以说很少有运动项目能做到这一点。足球、篮球运动虽然深受学生们的追崇,但它毕竟属是强者们的运动,体力稍弱者明显不占优势,更难以承受那样剧烈的对抗运动。再加上男女生理机能等各方面的不同,许多运动不能男女同时开展,同时评分。而武术,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能让他们欣赏到优美的姿势又能学习其中的动作,还能提高孩子们的精气神。
        3.3.3武术运动对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的积极影响 :武术运动是提高自身体质,磨练道德意志的一项运动,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武术训练将有益于身心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作为在人体运动中所表现的机能能力,它是判断体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五个方面[2]。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由于他们肌肉纤维细小,肌肉中的蛋白质成分稀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各动作不是很协调规范,在加上小学生身体成长的不平衡性,所以他们的力量素质比较差。武术运动中的套路练习,大多数采用的是小运动量的练习,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改善他们动作的协调程度,促进小孩子身高体重的成长。再加上小学生关节中的软骨比较大,关节囊和韧带的拉伸程度优于成人,关节的伸展性很好,所以小学生的柔韧性素质往往比成人好很多,也更容易练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身体发展的这个特征,从小就发展他们的柔韧素质。如在武术训练中进行的柔韧性练习有竖叉和横叉、压腿和踢腿等。这样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柔韧度。并且武术运动中包含着弓马仆虚行等武术动作,人体的各个部位都要活动到。所以进行系统的武术训练必然提高小学生的速度、力量以及耐力等身体素质,使小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且武术运动注重臧息相辅,对调节身体内各种气体的运行,增强动作的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发展。
        3.3.4武术运动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武术运动不仅能磨砺小孩子不怕吃苦的精神,还能帮助他们学习良好的道德规范。练习武术对小学生精神层面的考验也是多方面的,练习基本功首先要不怕吃苦不怕流汗不怕流血的意志品质。武术练习不仅要克服基本功的重复枯燥,培养他们勇于学习的精神;锻炼他们无所畏惧,刚强勇猛的战斗意志。在经过长期练习后,可以培养学生勤奋刻苦,顽强拼搏,谦虚谨慎,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
        3.3.5武术运动的交流,可以促进小学生之间的纯真友谊:武术运动底蕴丰富,内涵精深,在入门后更有种“艺无止境”的感觉,学生们之间交流切磋,不仅会提高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更增进了学生们的友谊。这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学生之间,在世界中也是如此。随着武术运动的深远影响,世界各地许多武术痴迷者,他们通过练武交流相互了解和切磋,更是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3.4如何规避学习武术中产生的不利影响:
        3.4.1注意疲劳和受伤:由于肌肉发育的比较小,里面的水分含量多,肌纤维较长,蛋白质和无机盐少,肌肉的耐力和力量也发育不完全,持续运动易疲劳,所以在进行武术动作学习前首先要充分热身,帮助学生活动开全身关节,拉伸韧带。教学过程中要少量多次,劳逸结合。要给学生讲解各关节韧带的位置,让他们学习如何保护和预防关节的损伤。
        3.4.2防止厌倦情绪的产生: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情色彩强烈多样,但不能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学习于游戏中。要时刻观察学生们的体能和兴趣变化,在学生们体能、兴趣呈下降趋势时要懂得结束教学,让他们意犹未尽,以期待下次课的到来。
        3.4.3确定好负荷量:小学阶段,学生骨骼肌肉生长快,骨硬度比成人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大剂量大幅度的枯燥学习训练,要有紧有松,有急有缓,有强有弱,根据学生们当天的状态来制定学习计划,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
        3.4.4习武先习德:学习武术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事先做人。所以习武首先要重视自身品德的学习,只有拥有好的思想品德,才是提高武术修为的前提条件。学习武术最根本的就是强身健体,卫国防身。所以不能恃艺为非作歹,做有损群众利益的事,要遵规守纪,不能逞凶斗狠,无事生非。更应该遵守各项法规制度,做个遵纪守法的好模范,同时遇到事情时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在加上小学生智力水平正在发育,不能全面看待问题,易意气用事。同学间发生摩擦也容易靠打架解决,所以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武风武纪,以树立他们正确的是非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武术运动对于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进行体育武术课教学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各项发展。
        4.2建议:在现在素质教学的课程改革下,教师进行教学时如果加以合理引导,必然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更加优秀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宏良.《大学生自卫防身意识与武术学习动机现状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04期
[2] 周爱国.《小学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