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式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作者:陈小燕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有效教学的思想已渗透到现代教育和教学发展之中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有效教学的思想已渗透到现代教育和教学发展之中。在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打牢学生语文基础、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师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有效的引导手法和实施策略,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严重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展开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教育;有效教学
         语文是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交流、阅读理解、素质培养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受限于农村地域的教育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教学问题,如课堂主体不明确、学生兴趣不高、参与感不强等,严重影响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知识积累。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法和课堂环节运用不当造成的。因此,本文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升的有效策略两个方面入手对此进行细节研究。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存在问题
         1、教学主体不明确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也是学习活动的“小主人”。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占据课堂活动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观作用和主体效能,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有效把握和高效学习。
         2、教学环境单一化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和课堂质,但对部分地区的教学调研中,发现教师在教学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上存在单一化、效果不佳等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创设学生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的课堂体验效果不足,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降低。
         3、教学内容重复性
         教学内容的设置往往能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内在能动性。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以传统教学的方式,按照教参和备课流程照搬照用的实施教学,内容重复且单调枯燥,这对学生的基础发展和认知理解产生消极影响。
         4、教学环节不适应
         一堂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各个环节的精准把控和合理应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环节的设置上未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环节的设置内容和引发效果出现偏差,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提升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创新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俗话说:环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第二个老师”。有效的环境构设,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直观环境的熏陶下得以提升,从而促进学生主观意识的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究心理,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此外,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对教学环境的设置水平,从而达到有效教学、氛围激发的教育目的。
         例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对黄山美景的了解不多,为了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我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构建以黄山为主题的阅读环境,向学生展示多张黄山风景的图片,并播放有关黄山景区的人文事物和环境特点,从而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和学习基础。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展示和生动的影像观看,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来了解文章中黄山奇石到底“奇”在哪里。通过多媒体与教学环境的有效运用,不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拓展学习范围。
         2、引入游戏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正处于儿童阶段的小学生,大多都抱有对游戏的喜爱心理。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将游戏环节导入其中,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能力。

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引入游戏环节,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游戏的内容和效果,避免“空热闹”的现象,从而满足寓教于乐的教育标准。
         例如:在《拍手歌》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掌握本课的生字和动物形态,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效果,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以“传声接歌”的游戏方式组织学生对文章内容展开巩固学习。同时,我还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立不同的游戏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看哪一组正确传递的字数和语句最多,并提供相应的“小礼品”。学生听到游戏规则和奖励后,都积极的举手参加,并摩拳擦掌的准备“大显身手”。通过游戏环节的导入,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
         3、设置课堂问题,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性
         课堂问题的设置是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环节,不仅对学生的课堂效果起到检验作用,还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起到巩固提升的效果。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灵活设置课堂问题,把握学生的探究心理和思考方向,从而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课堂问题的难易程度,避免出现“超纲”“低效”等无效设问,影响学生的思考效果和学习质量。
         例如:在《日月潭》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初步了解日月潭的由来和主要景物的描写特点,为了检验学生的课堂效果,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我根据学生的学情发展,设置相应的课堂问题:
         ①请你描述一下文章中日月潭的样子?
         ②日月谭在什么位置?它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
         ③说一说日月潭美丽风景有哪些?
         ④文章中第二自然段讲述了什么内容?
         通过课堂问题的灵活设置,不仅使学生的课堂基础得到巩固和提升,还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从而达到有效设问的课堂效果。
         4、注重个体基础,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性
         在语文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因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学生难免存在理解偏差、认知不足的现象,这种差异化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基础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教师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和正确引导,将会使学生产生厌学、自卑等不良情绪。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基础,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兼顾学生整体的发展状态,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共同提升的效果。
         例如:在《朱德的扁担》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化现象,我对此及时进行策略调整,并根据学生不同学情基础,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形式,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帮扶、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此外,我还设置一些探究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如为什么在挑粮上山的背景下战士们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通过小组学习、共同探究的方式,不仅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还能提升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学环境的设置、游戏环节的导入、课堂问题的设置等多方面的策略实施,不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得到充分调动,还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课堂体验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良性发展。此外,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应对手法,从而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希望广大教师,从学生的发展本质出发,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置,从而为学生的基础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袁春莲.浅谈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9):104-104.
         [2]王敏.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7(6):103-103.
         [3]胡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善对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7(10):158-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