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影响学生学习心态的因素分析与干预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作者:党凯
[导读]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难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心理
         摘要:很多小学生都因为不喜欢学数学、难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能感等因素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而一旦小学生产生了负面学习心理,将难以实现有效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客观分析影响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各项因素,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本文将从设计多元活动,保护学生期待心理;关联生活,优化学生欣赏意识;完善课堂赏识,坚定学生学习信心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心态确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心态、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难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数学学科的特殊思维特征所决定的,小学生难以适应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特点,由此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难以自觉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其次,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所决定的。小学生存在“务实”心理,他们需要通过明显的进步结果肯定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如果无法看到明显成效,那么便会直接影响数学学习心态。再者,小学生本身就存在“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如果数学教学活动一直是一成不变、枯燥乏味的,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心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客观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心态,由此调整数学教学策略,让小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之中。
         一、设计多元活动,保护学生期待心理
         许多小学生都因为对数学学习活动毫无期待而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所以端正小学生学习心态的基本前提便是要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真正实现学习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设计多元数学活动,切实保护小学生的期待学习心理,使其能够自觉做好学习准备。
         就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教学中,小学生就要认真观察这两类几何体的结构特点,由此发展自身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上,笔者就组织了一次动手实践活动,即让小学生利用美工课程中的各类材料制作圆柱体、圆锥体的几何模型,由此引导学生分析这两类几何体的结构特点。在本节课上,本班学生普遍都能积极参与到手工实践活动之中,而这就便于学生及时展开数学探究。而且,实践证明,由于小学生亲手制作了圆柱体、圆锥体这两个几何模型,切身感受到这两个几何体的面-体关系,由此归纳出了数学概念,切实建构了数学知识。这就很好地优化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使其切实产生了亲切感与熟悉感,有效弱化了学生的畏学心理。


         二、关联生活,优化学生欣赏意识
         虽然数学学科反映的是抽象性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规律,但是却是以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小学生受到思维惯性的影响,也必须要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依托才能真正内化数学概念,同时也要通过丰富的生活实践验证数学知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回归生活,以丰富的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探究,以丰富的生活实践检验数学概念,由此实现知行结合,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欣赏意识,由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就如在“生活与百分数”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生活中的百分数创设了课堂情境,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情况,比如商场商品打折折扣、各类物质的成分表等,由此引导学生展开了数学探究,使其在特定情境下分析了百分数的现实意义与广泛应用价值。待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笔者还设计了一轮综合实践活动,将“扇形统计图”知识与“生活与百分数”这两节课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调查近些年来社区垃圾的生产量、各类垃圾的比重分配情况等,由此训练了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课堂赏识,坚定学生学习信心
         考试评价虽然比较简便,能够提供直观数据,但是却并不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学习心态,反而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组织丰富的课堂赏识教育活动,关注并突出学生的闪光点,切实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其能够始终保持勇敢探索、敢于发言、乐于探究的精神状态去分析、内化数学知识。
         在数学课上,笔者十分善于使用赏识评价活动来突出、赏识小学生的闪光点,让小学生自主分析数学知识,使其大胆发言、自主探索,能够很好地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同时,为了保证赏识教育对小学生所产生的强大激励作用,笔者会以学生实际为基础,从不会使用溢美之词,而是会真正围绕小学生的闪光点来组织赏识教育。比如,如果小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笔者便会具体指出具体的学生行为,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哪种行为是有效的、哪种行为是无效的。如此,则可在保护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同时渗透习惯养成教育。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客观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心态,由此确定心理干预机制可以很好地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切实优化学科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综合观察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此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广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分析[J].林区教学,2017(01):83-84.
         [2]谭佳.基于小学生学习心理的游戏化数学教学改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