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常说,自信心有多强,舞蹈就有多大。也有人指出只有具备自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否则势必会被挫折、磨难打压,逐渐失去初心。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能够自觉调整数学学习状态,使其利用一切机会去生成数学智慧,由此构建有效课堂。本文将从丰富课前沟通,根据学情起点设计课时任务;设计分层作业,通过专项练习提升解题能力;完善过程评价,通过赏识语言坚定学习信念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自信、培养策略
一直以来,相比较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初中数学教师更加看重的是学科教学活动是否可以按照预期计划展开,所以在设计数学学习任务时经常会出现超出学生认知负荷强度,让学生苦不堪言、费劲无力的现实问题,并不能很好地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心态,也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自信。在这种状态下,初中生的能动学习行为表现越来越少,必然会导致本学科教学进入高耗低效的现实局面之中。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态,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让学生切实展开数学探究,使其也能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
一、丰富课前沟通,根据学情起点设计课时任务
目前,数学教育依然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实现的,而初中生是否能够通过课堂活动来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积累成功学习经验,也必然会影响初中生的学习自信。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准备环节多与学生沟通,根据学情起点来设计相应的课时教学任务,确保学生能够切实提升个人认知水平,由此优化学生的学习自信。
就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就与学生平等对话,认真了解了本班学生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理解情况,引导学生自主阐述了个人想法。其中,有少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依然无法在应用题中自主构建一元二次方程式,难以全面把握一元二次方程式中各个常量、变量的具体关系。对此,笔者就可判断本班学生的方程思想比较薄弱,且数学思维能力水平低下。于是,笔者就由此确定了课堂教学任务,即重新引导学生复习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数学概念,使其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然后再重点引导学生分析求解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具体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如此,则可做到以学情为基础,能够很好地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结构。
二、设计分层作业,通过专项练习提升解题能力
分层作业是为了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兼顾学生差异所形成的一个教学策略,以难度不同、数量有限的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归纳相应的解题策略,可以很好地优化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如此,则可切实实现减负提效,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其渐渐形成学习自信。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宏观把握学生的数学认知需求,据实设计层次化的数学作业,以专项练习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就如在“随机事件与概率”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数学作业。基础层次的数学作业以判断题为主,学生需根据随机事件的概念判断各类事件是否属于随机事件,由此巩固学生的概念记忆,使其全面把握随机事件的特点。高层次的数学作业则需让学生自主利用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进行数学计算,初步优化学生的概率意识,使其能够自主迁移数学知识,以便在现实生活中利用随机事件与概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此,则可直接优化本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减轻学生的解题负担,同时也可直接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三、完善过程评价,通过赏识语言坚定学习信念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客观的考试成绩会从某种程度上打击学生,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信心,有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会直接放弃数学学习,无法以平常心分析试卷,难以自主调整数学学习计划。为了有效弱化考试评价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初中数学教师要及时丰富过程性教学评价活动,使用丰富的赏识语言肯定、突出学生的闪光点,由此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使其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在数学课上,笔者会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突出学生的学习成就,由此让学生坚定自信。就如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初步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变动规律,并由此积累了数学认识,形成了良好的数形结合思想。对此,笔者就及时肯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切实赏识了学生,让学生积累了有效学习情感。在此过程中,笔者并不会使用溢美之词让学生产生误解,坚持实事求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至关重要,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初中生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行为,也是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活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景波.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J].高考,2017(27):188.
[2]高礼勇.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中学习初中数学[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