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实行的高考“3+X”的模式下,物理的比重较大,且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担负起教好物理与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的重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会发现相似的问题,即学生不能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与热情,导致教学工作难以高效、深入的开展。那么,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改变这一现状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教学;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与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相比,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以识记为主,研究的问题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有着较强的直观性,且定性的物理问题居多,学生只需对研究对象有清晰的认识即可;而高中阶段的物理问题复杂很多,学生不能依靠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时的经验学习高中物理内容。由于高中物理知识需要用到较为复杂的方法,对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也就导致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受阻,进而造成学习困难的问题出现。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题能力、重视初中知识回顾三方面入手。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师想要使教学效率获得进一步提升,采用趣味性更强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物理课堂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为学生学习过程带来的积极影响,一味的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提升学生的书面成绩,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上看,这种教学模式定会使学生对物理的抵触情绪与教学时间的增加以及教学深入程度的提升成正比增长,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竭泽而渔”。
例如,教师在执教《光的折射》一章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完成教材上的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自动手,感受物理知识的乐趣所在,并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光是如何折射的,玻璃的折射率是多少。教师通过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上所给出的实验步骤依次完成。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要适时的通过引导与讲解,去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迷茫,去除学生的盲目性,以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进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完成试验后,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其兴趣自然提升,并对教学效率产生积极影响。
二、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高中物理非常注重解题过程,而在平日的教学中,经常出现难度较大的题目,但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较差,很难吃透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且难以跟上教师的逻辑思维,进而导致学生再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拥有冷静的头脑,清晰的逻辑思维,从而使学生不因题目难易程度的改变而产生心理上、情绪上的波动,能够有效的寻求高效的解题方法,并顺利解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旦获得提升,教师在课堂当中所讲授的内容便更容易被学生吃透,也就意味着教学效率的提升。
以选择题为例,我们都知道,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且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基本物理原理与基本物理规律进行简单的运算,但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要求学生提升准确性,且针对多选题进行强调,要求学生看清题目所提出的问题,并能够合理的分析题目中的“疑点”,宁愿少选也不错选。
再以实验题为例,在引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以及问题内容,合理的设计实验,并能够按照严谨的思维给出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所需的计算。同时,要要求学生能够书写规范,正确的使用各类符号。
三、重视初中知识回顾
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发现,在平时的课堂中,很多运用到初中物理知识的部分,部分学生不能及时给教师反馈,造成这种现象的一大原因,即是学生没有将初高中的物理知识进行衔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对初中阶段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以此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能力,并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连贯性。
初中物理主要研究物理一些较为基础的物理规律,而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套公式”为主;而高中物理知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提升,也就是说,初中物理知识是学好高中物理的理论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有效的区分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不同,并能够将二者进行有效的串联,进而使教学效率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开展高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首先,需要利用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其次,需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吃透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最后,需要重视初中物理知识的回顾,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宋建权.关于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之我见[J].才智,2019(33):127.
[2]李宝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微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