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极为重要的教学科目,它对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养成、科学精神的建立,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数学是一门偏理性且对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的学科,小学生在刚接触数学时,会觉得有一定的难度,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而小学数学应用题侧重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考察,它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灵活有效的运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如何高效的开展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本文试图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高效教学展开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为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分析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要有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的”的素质教育目标,要集中体现出小学数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小学数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它要积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让人人都能够收获良好的数学教育服务,让不同的个体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一、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
小学生在个性、基础、潜能等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他们在面对同一知识、同一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理解速度、认知情况、解答能力也呈现出极大的不同。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要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实事,要依照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从而让各个不同层此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提升、发展,这也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现高效发展的根基所在。例如在进行“路程=速度×时间”的数学应用题教学时,可以进行分层问题设计,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设置基础性的问题,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2km的速度行驶,3小时后该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对于学习能力更强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自行车以每小时0.8kn的速度行驶,汽车以每小时2km的速度行驶,3小时后,汽车的行驶路程会比自行车多多少米?”这样的分层教学设计,可以兼顾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因而可以收获更佳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应用题的解答中,题干给出的条件是解题的重要钥匙,但是在小学生的实际解题中,学生往往习惯于直接拿来就做,没有深入分析题目中的有益项、无意项,以及干扰项,最终导致解题的错误和失败。
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保障学生能够正确解题的重要基础。例如在解答如下问题时,“某农场中有18只鸡,而鸭子的数量是鸡的2倍,求农场中鸡、鸭的总数共?”在解题时,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审读题干,将鸡、鸭的倍数关系搞混,解题是用18÷2=9,再用9+18= 27,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有的同学没有正确审读问题,主观的以为该题考察的是鸭子是的数量是多少,从而得出18×2=36,解题错误。因为审题错误导致的解题失败是十分可惜的,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高效教学时,一定要做好学生审题习惯的有效培养,让学生能够认真的对待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三、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如果能够有效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那么在其解答数学应用题时能够更加的顺利、有效。数形结合思想指的是学生解答数学习题时,将有效理解题干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将其进行数学建模,而后借助相应的数学图形,来全面、深刻的解答问题,让一些复杂的数学应用题能够迎刃而解。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轻松的解答数学应用题。例如在解答“圆柱的体积”的数学应用题时,就可以有效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已知一个盛水瓶的内直径为6cm,内部水的高度为 4cm,如果将瓶身拧紧倒置后,其无水瓶身的高度为8cm,求此盛水瓶的容积为多少?”该题目的题干数据较多,学生直接思考时往往会出现思维的混乱,此时就可以将题干内容转化为相应的图形,让各类数据变得清晰有序,找到关键点即盛水瓶在正方和倒置时的,内部水的体积与空气的体积是不变的,进而有效答题。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新时代,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有着自身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学生要想顺利准确的进行应用题解答,就必须具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灵活的数学思维能力,多样的解题技巧,切实的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实现其初衷,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提供更加健全完善的数学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晋耀.小学“情智数学”的实践与思考[J].名师在线,2020(10):5-6.
[2]时桂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方法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81.
[3]李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78-79.